[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核苷酸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20291.X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7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烽;张帆;乔子刚;韩雨;姚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A61K31/7105;A61P3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病毒 活性 多核苷酸 及其 用途 | ||
本公开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核苷酸及其用途;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核苷酸、多核苷酸的用途、包含多核苷酸的药物组合物、免疫治疗剂,以及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本公开首次发现了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多核苷酸的抗病毒活性,为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疗或预防提供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核苷酸及其用途;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核苷酸、多核苷酸的用途、包含多核苷酸的药物组合物、免疫治疗剂,以及预防或治疗病毒感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爆发大规模的病毒感染,比如流感、埃博拉、寨卡、新型冠状病毒等,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病毒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值得引起广泛的关注。
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天然免疫作为抵御病毒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起着关键的作用。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出病毒的核酸组成成分,激活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从而引起I型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产生,然后干扰素与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相结合,激活下游的信号传导途径,例如JAK-STAT信号通路,进而诱导下游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的表达,从而限制病毒复制并最终将其清除。
近年来有功能的非编码RNA被研究人员不断的发现和研究,并且已经出现了很多关于非编码RNA与感染免疫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被证明在病毒感染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宿主细胞内有大量的非编码RNA在病毒感染期间被诱导表达,其中还有很多非编码RNA的功能是未知的。另外,虽然现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lncRNAs在宿主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但是对于其他非编码RNA如小核RNA(small nuclear RNA,snRNA)在病毒致病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目前未见报道。
小核RNA又称核内小RNA,是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过程中RNA剪接体的主要成分,目前已发现参与mRNA前体剪接的小核RNA主要包括5种:U1,U2,U4,U5和U6。小核RNA含量丰富及普遍性的特点,使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有直接和间接的证据表明小核RNA从不同的水平上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例如小核RNA在转录水平上有调节作用,刺激基因转录[1]。此外,有研究表明差异表达的U1小核RNA变体可以调节基因在人体细胞中的表达[2],也有研究证明U1小核RNA变体与人类多能干细胞维持和神经肌肉性疾病有关[3]。snRNA的异常导致pre-mRNA剪接中的缺陷,这被认为是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4]。而在过去的研究中,有关snRNA和人类疾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snRNA异常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上[5]。近年来,除神经退行性疾病外,snRNA与癌症之间的相关性也逐渐得到重视[6]。但是,snRNA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仍然未见明确报道。
小核RNA作为非编码RNA的一种,已发现参与机体多项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为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开发小核RNA新的生物学功能,为更多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Kwek KY,Murphy S,Furger A,Thomas B,O'Gorman W,Kimura H et al.U1snRNA associates with TFIIH and regulates transcriptional initiation.NatStruct Biol(2002)9:800-8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未经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20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