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哥林柱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9817.2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9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佳庆;袁家立;孟萌;徐文来;李文华;刘诗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3;G06F119/04;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曾军;唐会娜 |
| 地址: | 519015 广东省珠海市九洲大道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哥林柱 疲劳 寿命 预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1.一种哥林柱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哥林柱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目标关系曲线以及实际工况载荷谱,其中,所述有限元分析结果为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简化所述目标哥林柱的特征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到的,所述目标关系曲线为所述目标哥林柱在实际工况中所承受的应力幅水平与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材料在所述应力幅水平下发生疲劳破坏时所经历应力循环次数的关系曲线,所述实际工况载荷谱用于模拟在实际开合模过程中所述目标哥林柱所受载荷的时间历程;
将所述有限元分析结果、所述目标关系曲线以及所述实际工况载荷谱按照预设配置输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哥林柱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
所述获取目标哥林柱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包括:利用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配置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材料参数,并将所述目标哥林柱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所述材料参数包括目标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拉伸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形状系数以及表面加工精度中的至少一种;固定所述目标哥林柱的第一目标区域,并对第二目标区域施加锁模力载荷,使得所述有限元分析模型根据所施加的所述锁模力载荷和所述材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哥林柱的位移场分析结果和应力场分析结果,其中,所述有限元分析结果包括所述位移场分析结果和所述应力场分析结果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将所述有限元分析结果、所述目标关系曲线以及所述实际工况载荷谱按照预设配置输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输出的所述目标哥林柱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包括:在所述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中将应力组合方式配置为最大主应力,以获取所述有限元分析结果中按照所述最大主应力计算的所述位移场分析结果和所述应力场分析结果;在所述目标关系曲线所指示的各个载荷周期中叠加所述实际工况载荷谱与所述位移场分析结果和所述应力场分析结果的乘积,得到所述目标哥林柱在当前工况下随时间变化的应力载荷谱;利用所述应力载荷谱确定在各个载荷周期中所述目标哥林柱的疲劳损伤值;利用所述疲劳损伤值确定所述目标哥林柱的预测使用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有限元分析模型简化所述目标哥林柱的特征包括:
剔除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和所述第二目标区域的特征;
和/或,
删除所述目标哥林柱中的不在所述位移场分析结果和所述应力场分析结果的计算区域的倒角、圆角以及孔洞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所述目标关系曲线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如下方式修正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所述目标关系曲线:
利用为所述目标哥林柱配置的第一材料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关系曲线的估算曲线,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参数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拉伸极限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密度中的至少一种;
利用对所述目标哥林柱配置的第二材料参数修正所述估算曲线,其中,所述第二材料参数包括形状系数、表面加工精度以及热处理工艺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在所述估算曲线的准确度大于目标阈值的情况下,将当前估算曲线确定为所述目标关系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所述实际工况载荷谱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哥林柱待配置的目标注塑机;
利用所述目标注塑机在开合模过程中的实际工况参数确定所述目标哥林柱所承受的锁模载荷参数;
利用所述锁模载荷参数绘制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所述实际工况载荷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疲劳损伤值确定所述目标哥林柱的预测使用寿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所述预测使用寿命小于目标注塑机的服役时长的情况下,调整为所述目标哥林柱配置的材料参数,直至所述目标哥林柱的所述预测使用寿命大于或等于所述目标注塑机的服役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8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