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感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9466.5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林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3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感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透感陶瓷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石英20‑40重量份,氧化铝10‑15重量份,高岭土5‑10重量份,白云石8‑12重量份,白刚玉1‑5重量份,笼型聚倍半硅氧烷(POSS)2‑8重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0‑16重量份,水30‑50重量份。本发明提供的透感陶瓷材料具有高透感,具有极佳的装饰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以及吸水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感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陶瓷砖是由粘土、石英砂以及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配料、球磨、制粉、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现已广泛应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在选择瓷砖时,不仅会考虑到其隔热保温效果、吸水率、强度以及耐磨性,对于陶瓷砖的透明度的要求也是日益升高的,以获得更优秀的装饰效果。但是,目前的陶瓷材料很难做到具有高透感的效果。
CN111548118A公开了一种耐磨防霉陶瓷材料、耐磨防霉瓷砖及其制备方法,耐磨防霉陶瓷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氮化硅10%-15%、碳化硅10%-15%、氧化锌18%-22%、氧化镧25%-30%和氧化铈25%-30%。耐磨防霉瓷砖包括基础素坯料和耐磨防霉陶瓷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基础素坯料为80%-95%,所述耐磨防霉陶瓷材料为5%-20%。该方案能能够取得防霉耐菌的效果,同时还能保证陶瓷具有耐磨和长寿命的特点。但是得到的陶瓷材料和瓷砖的透感不足,难以适应人们对于装饰性的要求。
CN110526684A公开了一种环保建筑内墙用陶瓷材料及陶瓷砖,该陶瓷材料由双组份组成,包括陶瓷基体材料以及内嵌于陶瓷基体内的功能材料,内嵌的功能材料质量占比为陶瓷基体材料的4-7wt%;所述陶瓷基体材料包括废陶瓷颗粒、黑泥、长石粉、锂辉石、萤石粉、含Zn2+/稀土离子负载插层的层状矿石粉;功能材料包括蒙脱土/莫来石溶胶、废纸浆液、复合矿物短纤维丝;通过对陶瓷材料进行合理的配伍改进,具有优异的发泡密度和均匀度,导热系数有效降低,保温效果好,同时,强韧性、耐磨性、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且吸水率降低了20%以上。但是,该陶瓷材料以及陶瓷砖同样无法获得高透感的效果。
CN101186519A公开了一种多孔陶瓷材料,将5-50份陶瓷抛光废料、20-50份陶瓷废料、0-20份陶瓷粘土、0-15份高温砂、0-15份低温砂混合,按上述原料总重量的10-60%添加水,并添加0-3份助磨剂和0-3份粘结剂,进行湿法球磨;将物料压制成陶瓷砖坯体,在陶瓷辊道窑内烧成即可。制备的多孔陶瓷材料质轻、导热系数低、强度高,且产品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功能。但是,废料中往往含有多种杂质颗粒,会导致陶瓷材料外观不佳、透感较差。
因此,本领域亟待开发一种高透感的陶瓷材料,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以及吸水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透感陶瓷材料,所述透感陶瓷材料具有高透感,具有极佳的装饰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磨性以及吸水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透感陶瓷材料,所述透感陶瓷材料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数包括如下组分:
本发明在陶瓷材料中同时添加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笼型聚倍半硅氧烷能够有效提高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石英、氧化铝等无机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二者共同使用,能够有效提高陶瓷材料的透感,同时又不会影响材料的抗压强度、耐磨性以及吸水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细亚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