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桥IGBT控制电路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9362.4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1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云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44;H05B6/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gbt 控制电路 电磁感应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桥IGBT控制电路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一谐振电路、第二谐振电路、采样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控制第一IGBT和第二IGBT分时导通或关断;第一谐振电路与第一IGBT构成第一异步谐振回路;第二谐振电路与第二IGBT构成第二异步谐振回路;信号处理电路通过采样电路采集第一异步谐振回路和第二异步谐振回路的电流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检测信号修正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电路修正驱动信号;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以及控制器集成封装。该半桥IGBT控制电路降低信号干扰和复杂性降低,驱动响应速率较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桥IGBT控制电路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变频电器设备大多使用半桥IGBT电路,半桥IGBT电路采用双路驱动技术,利用双IGBT逆变模块分别承接转化交流电的上弦波和下弦波电流,产生的高频电流波形完整、清晰、稳定,使得电流的转换效率很高,能输出较大的功率。
半桥IGBT电路中的IGBT器件容易由于过流过压而损坏,而用于半桥IGBT电路使用的电流反馈检测电路采用电感式传感器检测电流,其参数调试极其复杂,尺寸较大,占用较大空间,而且电感式传感器的线圈对电路造成信号干扰,另外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别设置,使整体的应用电路设计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桥IGBT控制电路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电路结构简单,降低了信号干扰,提高了驱动响应速率,可以更好地实现IGBT的驱动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桥IGBT控制电路,包括:第一IGBT、第二IGBT、第一谐振电路、第二谐振电路、采样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驱动电路和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IGBT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IGBT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以控制所述第一IGBT和第二IGBT分时导通或关断;
所述第一IGBT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IGBT的输入端电连接于第一节点;
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采样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IGBT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一IGBT构成第一异步谐振回路;
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采样电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IGBT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谐振电路与所述第二IGBT构成第二异步谐振回路;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一采样端与所述采样电路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第二采样端与所述采样电路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通过所述采样电路采集所述第一异步谐振回路和第二异步谐振回路的电流信号,并输出检测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检测信号修正所述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驱动电路修正所述驱动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以及所述控制器集成封装。
可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整流单元、运算放大单元以及检测单元;
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采样电路和所述第一谐振电路、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连接节点电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单元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用于将所述采样电路采集的电流信号进行整流,并输出整流信号至所述运算放大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云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云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