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9007.7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3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娄志超;李延军;韩贺;王秋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H1/00 | 分类号: | B27H1/00;B27M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灿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6 | 代理人: | 李志鸿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材 弯曲 加工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设备及方法,该种竹材弯曲件加工设备包括弯曲装置和热压定型装置,弯曲装置包括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的弯曲框架,热压夹具组件、侧边热压弯曲组件和边角热压弯曲组件,所述弯曲框架的边角呈弧形弯曲,所述热压夹具组件对称设置,且对应分布在弯曲框架的长边和短边的一侧,所述侧边热压弯曲组件对称设置,且对应部分在弯曲框架的两个斜边的一侧;所述边角热压弯曲组件分布在弯曲框架的边角一侧,且对准弯曲框架的弧形边角,热压定型装置,包括第一热压卡设组件、第二热压卡设组件、热压定型推压组件和顶部热压定位组件,该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设备及方法,操作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竹材是一种环境友好、可循环再生的绿色建材。通过将速生、短周期的竹材,经过去内节、去青去黄、高温软化、展平、干燥、砂光等一系列加工过程,可获得不同规格的竹展平板。目前生产加工工艺较为成熟,可以获得尺寸和长度的构件,而竹材弯曲件,可以显著增强竹材构件的物理、力学强度,有效提高竹产品的使用寿命,具有优异的发展前景。
目前一些竹材弯曲件的制备,由于温度、湿度控制不当,成品率较低,出现开裂,胶开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竹产品的使用寿命。这些存在的问题会导致传统方法制造的竹材弯曲件难以在家具制造等行业进行快速推广。
专利申请号CN102145501A中,所涉及的一种竹家具弯曲构件的制备方法,虽然成功制备出弯曲构件。但其中使用叠轧方式虽然可保持多个竹片保持弯曲度一致,而之后的胶合,会由于竹片不同程度的应力回弹,造成拼接错位。同时制备过程中,该专利采用组胚、加热弯曲、施胶、组胚定型等工艺,多次使用夹具固定、2次组坯等,操作工艺较为繁琐。需人工多次操作,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竹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设备及方法,操作简单且生产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材弯曲件加工设备,其包括:
弯曲装置,包括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的弯曲框架,热压夹具组件、侧边热压弯曲组件和边角热压弯曲组件,所述弯曲框架的边角呈弧形弯曲,所述热压夹具组件对称设置,且对应分布在弯曲框架的长边和短边的一侧,所述侧边热压弯曲组件对称设置,且对应分布在弯曲框架的两个斜边的一侧;所述边角热压弯曲组件分布在弯曲框架的边角一侧,且对准弯曲框架的弧形边角;
热压定型装置,包括第一热压卡设组件、第二热压卡设组件、热压定型推压组件和顶部热压定位组件,所述第一热压卡设组件和所述第二热压卡设组件对称设置,且所述热压定型推压组件对称设置,并对应分布于所述第一热压卡设组件和第二热压卡设组件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竹材弯曲件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热压定型推压组件包括支撑板、一端部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伸缩气缸和与所述伸缩气缸另一端部连接的热压推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竹材弯曲件加工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热压卡设组件和所述第二热压卡设组件的热压夹板的弯曲弧度与所述弯曲框架的弯曲弧度相同。
一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方法,应用于一种竹材弯曲件加工设备上,该种竹材弯曲件的加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选取竹展平竹条,经裁切、施胶和组坯,获得三种一定尺寸的预处理胶接竹材:第一预处理胶接竹材、第二预处理胶接竹材和预处理垂直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9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