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8897.X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6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郭锋;张雅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张红艳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移动 rfid 标签 方法 设备 | ||
1.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读取器在指定时间内多次获取并记录若干个移动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RFID标签被读取时间、RFID标签被读取次数和RFID标签信号强度值;
利用时间衰减函数,构建基于所述标签信息的可信度评分函数;所述可信度评分函数为:
其中,mscore表示某个移动RFID标签的可信度评分,N表示该RFID标签对应标签信息的总数,Tn表示该RFID标签的第n个标签信息中被读取时间与结束读取时间的时间差,表示该RFID标签的所有标签信息中信号强度平均值的绝对值,Cn表示该RFID标签的第n个标签信息中的被读取次数,a,b为固定参数;
将标签信息输入至可信度评分函数,得到每个移动RFID标签的可信度评分,并根据可信度评分最大值对应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确认当前最接近读取器的移动RFID标签的身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设一阈值,若所述若干个移动RFID标签的可信度评分中的第i个最大值超过阈值,则再次尝试获得并记录标签信息,以重新识别当前最接近读取器的移动RFID标签;否则,根据可信度评分最大值对应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确认当前最接近读取器的移动RFID标签的身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标签信息输入至可信度评分函数前,对于具有相同识别信息的标签信息,保留信号强度值最大的K个标签信息,删去其他标签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某一位置设置一结束RFID标签;读取器读取到所述结束RFID标签后,停止获得标签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移动RFID标签设置在物品上,所述移动RFID标签随物品移动而移动;所述移动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为物品标识信息,或建立所述识别信息与物品标识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6.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在指定时间内多次获取并记录若干个移动RFID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RFID标签被读取时间、RFID标签被读取次数和RFID标签信号强度值;
利用时间衰减函数,构建基于所述标签信息的可信度评分函数;所述可信度评分函数为:
其中,mscore表示某个移动RFID标签的可信度评分,N表示该RFID标签对应标签信息的总数,Tn表示该RFID标签的第n个标签信息中被读取时间与结束读取时间的时间差,表示该RFID标签的所有标签信息中信号强度平均值的绝对值,Cn表示该RFID标签的第n个标签信息中的被读取次数,a,b为固定参数;
将标签信息输入至可信度评分函数,得到每个移动RFID标签的可信度评分,并根据可信度评分最大值对应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确认当前最接近读取器的移动RFID标签的身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设一阈值,若所述若干个移动RFID标签的可信度评分中的第i个最大值超过阈值,则再次尝试获得并记录标签信息,以重新识别当前最接近读取器的移动RFID标签;否则,根据可信度评分最大值对应RFID标签的识别信息,确认当前最接近读取器的移动RFID标签的身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识别移动RFID标签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将标签信息输入至可信度评分函数前,对于具有相同识别信息的标签信息,保留信号强度值最大的K个标签信息,删去其他标签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新大陆自动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8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部结构改良的干式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供电控制电路及音频接收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