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8804.3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尤其敏;周艳琼;帅金晓;林艺志;贾晓娟;林元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2;C12M1/00;C12Q1/70;C12Q1/689;C12Q1/6895;C12Q1/6804;C12Q1/10;C12Q1/14;C12Q1/04;G01N33/68;G01N33/577;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玮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微流控 检测 装置 及其 用途 | ||
1.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固定于上盖下的底板,设置于上盖和底板之间的夹层,设置于上盖上的加样孔,连接于加样孔的微流控导流组件,设置于夹层上并位置对应于微流控导流组件的加样槽,设置于夹层上并连接于微流控导流组件的功能腔室,显示检测结果的结果显示件;所述微流控导流组件包括:毛细管导流渠,连接于毛细管导流渠之间并控制毛细管导流渠的联通和断开的通断连接器;所述毛细管导流渠由多个毛细管导流渠单元组成;所述毛细管导流渠单元包括:两片平行的毛细管导流片,形成于毛细管导流片之间的导流通道;在所述导流通道内的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为内聚力,在所述导流通道内的液体分子与毛细管导流片之间的吸引力为附着力;所述附着力大于内聚力;所述毛细管导流片的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桥接部;所述毛细管导流渠为三级毛细管导流渠,功能腔室为二级功能腔室;三级毛细管导流渠分别是:连接于加样槽与一级功能腔室之间的一级毛细管导流渠,连接于通断连接器与二级功能腔室之间的二级毛细管导流渠,连接于二级功能腔室与结果显示件之间的三级毛细管导流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平行的毛细管导流片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0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功能腔室设置有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连接器包括:连接于功能腔室的第一缓冲槽,连接于第一缓冲槽并放置毛细管导流渠的第二缓冲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槽与第二缓冲槽之间的隔断;所述隔断的高度低于第一缓冲槽、第二缓冲槽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连接器包括:连接于功能腔室的连接槽,放置在连接槽内并对应于毛细管导流渠下的吸水膨胀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导流渠在加样孔下方位置相互交叉设置,交叉点位于加样孔中心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盖上并位于结果显示件上方的结果阅读窗口,贴合于功能腔室底部并设置于底板内的加热模块,连接于加热模块的温控装置,连接于加热模块并固定于底板内的电源,连接于电源并固定于底板内的开关、指示灯,设置于上盖上的开关孔,设置于上盖上的指示灯窗口,设置于夹层上的指示灯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上盖、底板上并用于组装的卡扣,设置于上盖、夹层上的结果显示件固定组件,设置于上盖上并匹配于功能腔室的功能腔室上盖,固定于加样孔上的加样孔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驱动微流控检测装置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装置预装有核酸检测试剂并用于制备生物核酸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8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