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微纳天线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激发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18768.0 申请日: 2021-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3363709B 公开(公告)日: 2023-06-02
发明(设计)人: 陈焕君;蒋菁遥;郑泽波;邓少芝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大学
主分类号: H01Q1/36 分类号: H01Q1/36;H01Q1/38;G02B5/00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娟
地址: 510275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金属 天线 各向异性 极化 元器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激发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微纳天线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激发方法。该器件包括面内各向异性激元材料薄膜和叠设于面内各向异性激元材料薄膜上的金属微纳天线结构;所述金属微纳天线结构由等离极化激元材料制成。本发明将金属微纳天线与各向异性极化激元材料进行集成,可通过远场激发金属微纳天线的等离极化激元共振,并进一步通过该共振对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进行激发,从而实现极化激元的远场高效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光子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金属微纳天线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激发方法。

背景技术

各向异性极化激元具有高光学局域、低阻尼,以及优异的机械、光学和电学可调谐性。材料的极化激元具有各向异性的传播行为,这种行为导致了奇异的电磁场局域现象,从而在纳米光子学和纳米光电子学器件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潜力。然而,极化激元与自由空间光子的巨大动量失配,使得无法直接采用自由空间光场对极化激元进行激发,限制了其应用和集成。如何实现远场平面波对各向异性极化激元的激发,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有许多解决方法,例如使用金属探针(tkin J M,Raschke M B.Nano-optical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of order,phases,and domains in complexsolids[J].Advances in Physics,2012,61(6):745-842.;Hillenbrand R,Taubner T,Keilmann F.Phonon-enhanced light-matter interaction at the nanometre scale[J]. Nature,2002,418(6894):159-62.)、非线性波混频技术(Constant T J,Hornett SM,Chang D E,et al.All-optical generation of surface plasmons in graphene[J].Nature Physics,2016,12(2):124-127.),以及高度集中的电子束等激发手段 (Abajo F JG D.Optical excitations in electron microscopy.Rev.Mod.Phys.82, 209-275[J].Review of Modern Physics,2009,82(1).;García de Abajo,Javier F. MultipleExcitation of Confined Graphene Plasmons by Single Free Electrons[J]. AcsNano,2013,7(12):11409-19.),然而这些技术的远场激发效率很低,且涉及复杂及体积庞大的设备,只能应用于基础科学研究,很难应用于实际器件的制作和集成。开发一种小型化、高效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的远场激发技术,对于各向异性极化激元材料的应用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远场平面波对各向异性极化激元的激发效率很低,涉及复杂及体积庞大的设备,很难应用于实际器件的制作和集成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金属微纳天线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器件。本发明将金属微纳天线与各向异性极化激元材料进行集成,可通过远场激发金属微纳天线的等离极化激元共振,并进一步通过该共振对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进行激发,从而实现极化激元的远场高效激发。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金属微纳天线的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器件,包括面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材料薄膜和叠设于内各向异性极化激元材料薄膜上的金属微纳天线结构;所述金属微纳天线结构由等离极化激元材料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87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