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矿渣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16835.5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宋雨露;李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渣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矿渣,按质量份数组成为:矿渣32‑39份,赤泥2.5‑7.5份,砂35‑40份,碱激发剂3‑4份,水15‑20份。本发明的赤泥矿渣具有污染小、自收缩小、等优良特性外,还解决了矿渣早期凝结时间长的问题,并且后期强度依然很高,3天超过40MPa,28天超过70MPa。同时因为赤泥的量大掺入,大幅度降低成本,所得矿渣的自收缩小,凝结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赤泥矿渣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迅猛发展需要大量通用类矿渣,而矿渣产业本身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特点使其正在面临巨大的不可持续性挑战和冲击,寻求高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作为天然资源的替代品制造矿渣是缓解或减轻需求和挑战之间矛盾的有效和可行的途径。工业废渣的利用不仅可以减缓天然资源的消耗,而且还可以消除废渣本身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
赤泥是炼铝行业产生的主要高碱固废,如何有效处置乃至利用赤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据统计,生产1t氧化铝会产生 1.0-2.0t赤泥,我国年排放赤泥量高达数百万吨。因缺乏有效利用途径,赤泥往往直接排放堆场,造成土壤碱化和水体污染,并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健康。为充分利用赤泥的宝贵性能,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赤泥总量在0.7~1.2亿吨。如此大量的赤泥如不加合理处理和利用不仅会占用大量农田,而且会造成地下水、空气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开展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利用赤泥等多种矿渣的赤泥矿渣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矿渣31-37份,赤泥2-8份,砂35-40份,碱激发剂3-4份,水15-20份。
所述的赤泥细度为80μm。
所述的激发剂为NaOH。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赤泥矿渣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将赤泥粉磨至80μm得A 料,将固体碱激发剂、水混合得B料,将砂、矿渣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再将A料、 B料与C料混合均匀,即制得赤泥矿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赤泥矿渣具有污染小、自收缩小、等特性外,还解决了早期凝结时间长的问题,并且后期强度依然很高。同时因为赤泥的量大掺入,大幅度降低成本,所得矿渣的自收缩小、凝结快、抗压强度极高,3天超过 40MPa,28天超过70MPa。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实施1、2不同赤泥掺量下赤泥矿渣净浆试块抗压强度数据图。
图2是发明实施1、2不同赤泥掺量下赤泥矿渣净浆试块自收缩数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2.7份赤泥粉磨至细度为80μm得A料,将3.5份固体碱激发剂、19.4份水混合得B料,将40份砂、36.1份矿渣混合搅拌均匀得C料,然后再将A料、B料与C料混合均匀,即制得赤泥矿渣。
实施例2
将7.4份赤泥粉磨至细度为80μm得A料,将3.5份固体碱激发剂、19.4 份水混合得B料,将40份砂、31.4份矿渣混合搅拌均匀得C料,然后再将A料、B 料与C料混合均匀,即制得赤泥矿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6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