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6214.7 | 申请日: | 2021-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伟;王威;陈鸯飞;刘晓东;常志;张冬冬;王建新;刘健;马兴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源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157/02 | 分类号: | C09J157/02;C09J195/00;C09J133/00;C09J11/04 |
| 代理公司: | 扬州云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89 | 代理人: | 于长青 |
| 地址: | 26273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改性 液体 防水 卷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涉及防水材料领域,由沥青或石油树脂等材料经皂化后加入碳纳米管分散液、填料和助剂制成,具有优异防水性能,适用于屋顶、地下室、车库、楼面、厨卫等工程防水防潮施工。常温即可施工,无需现场加热和调配,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能与各种形状的基层实现无缝粘接而且粘接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低温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防水卷材是一种可卷曲的片状防水材料,是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中的重要品种之一。然而传统的防水卷材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基层的形状进行尺寸裁切,尤其是对于复杂形状的基材需要多块搭接,搭接部位难以做到完全密封,容易形成渗漏点。而且,传统防水卷材因破损、脱胶引发的问题难以寻找缺陷部位进行局部修补,往往需要重新做防水层。有的防水卷材施工的时候需要使用明火,安全和环保性能差,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克服传统卷材的上述问题,开发液体防水卷材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液体防水卷材是一种以乳化沥青或改性石油树脂乳液为基础,添加各种助剂精制而成的具有优异防水性能的材料,适用于屋顶、地下室、车库、楼面、厨卫等工程防水防潮施工。该产品常温即可施工,无需现场加热和调配,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能与各种形状的基层实现无缝粘接而且粘接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低温柔性。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组分包括:聚异丁烯、环烷油、芳烃油、烷基烯酮二聚体、石油树脂、SBS、乳化剂、水、碳纳米管、丙烯酸乳液、填料、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杀菌剂、色浆。
优选的,所述的组分按重量计算为:聚异丁烯1-3份、环烷油5-10份、芳烃油10-30份、烷基烯酮二聚体0.2-1份、石油树脂30-50份、SBS 1-3份、乳化剂1-3份、水50-60份、3%碳纳米管分散液20-30份、丙烯酸乳液100-150份、填料70-100份、消泡剂1-2份、分散剂1.5-2份、增稠剂1.5-2份、杀菌剂0.5-1份、色浆10-15份。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a.将聚异丁烯、环烷油、芳烃油、烷基烯酮二聚体、石油树脂混合升温至150-160°C,加入SBS,升温至180-190°C继续搅拌,之后经高速剪切处理2h后在180-190°C搅拌,制得改性树脂;
b.将乳化剂、蒸馏水混合后,升温至50-60°C,制得皂液;
c. 皂液倒入胶体磨中,启动胶体磨循环1min后,向胶体磨内缓慢加入改性沥青,循环1min后制得乳化沥青;
d.将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浓硝酸混合液中,然后超声分散,之后用水稀释、过滤,然后通过加入水和分散剂并超声分散24h后在砂磨机中研磨均匀,制成碳纳米管的水分散液;
e.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丙烯酸乳液、分散剂、改性石油树脂乳液、填料混合,高速分散搅拌均匀后经胶体磨研磨。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组分包括:机油、芳烃油、沥青、SBS、乳化剂、水、碳纳米管、丙烯酸乳液、填料、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杀菌剂。
优选的,所述的组分按重量计算为:机油1-3份、芳烃油5-8份、沥青50-80份、SBS1-3份、乳化剂1-3份、水50-60份、3%碳纳米管分散液20-30份、丙烯酸乳液100-150份、填料70-100份、消泡剂1-2份、分散剂1.5-2份、增稠剂1.5-2份、杀菌剂0.5-1份。
一种碳纳米管改性液体防水卷材的生产工艺,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源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宏源防水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6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