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和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5893.6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童恺旻;杨春山;林永贵;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34;E02D33/00;E21D9/00;E21D11/1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萍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岭 隧道 破除 斜交抗滑桩 进洞 体系 施工 方法 | ||
1.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抗滑桩和至少一个第二抗滑桩,所述第一抗滑桩和所述第二抗滑桩被埋设在岩土中并形成抗滑结构;
隧道,所述第二抗滑桩被局部破除且所述隧道从局部破除处穿过所述第二抗滑桩;
支护体和至少两个支护桩,所述支护体高于所述隧道,各个所述支护桩分别从所述隧道的两侧支撑所述支护体,所述支护体和所述支护桩被埋设在岩土中并形成抗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是格形箱体,所述支护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的腔体,所述腔体内填充有回填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桩是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护桩相互平行并沿所述隧道的两侧阵列布置,所述支护桩的一端嵌入所述支护体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体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抗滑桩和所述第二抗滑桩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还包括护拱、套拱和管棚,所述套拱是带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套拱设在所述支护体与所述隧道之间,所述套拱与所述隧道之间的夹角大于0,所述套拱的一侧与护拱衔接,所述管棚从所述套拱的内部预留孔中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护拱设在所述支护体与所述隧道之间,所述护拱与所述隧道之间的夹角大于0。
9.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支护桩施工,在岩体中设置支护桩;
支护体施工,在所述支护桩上设置支护体,使支护桩的一端与所述支护体固定连接;
明挖段隧道开挖,施作钢拱架,浇筑隧道结构;
套拱施工,在隧道与支护体之间设置套拱;
护拱施工,在隧道与支护体之间设置护拱,并使护拱与套拱相邻布置;
管棚施工,将管棚打入岩土并使管棚穿过套拱和护拱的预留孔;
暗挖段隧道施工,对第二抗滑桩实施局部破除和喷锚支护,浇筑隧道结构并使隧道穿过第二抗滑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山岭隧道破除斜交抗滑桩进洞支挡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护桩施工的步骤前,对每根支护桩预埋用于超声波检测的声测管,所述声测管是Q235B检测管,所述声测管设在钢筋笼内侧,所述声测管的管底用钢板封底焊接,所述声测管的管口加盖,所述支护桩的混凝土龄期大于14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58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布生产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震型纺织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