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灵敏检测铅离子的柔性光电阴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5883.2 | 申请日: | 2021-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沛华;白玉娇;赵传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7/3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灵敏 检测 离子 柔性 光电 阴极 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灵敏检测铅离子的柔性光电阴极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柔性氧化铟锡电极的制备:将柔性氧化铟锡电极裁至面积为1 cm×4 cm,依次放入丙酮、无水乙醇、超纯水超声处理10-20 min,然后置于氮气流下干燥10-20 min,其中柔性氧化铟锡简写为PET-ITO;
(2)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的制备:采用液/液界面生长的方法,将3.6-3.8 mg的对苯二甲醛溶于50 mL的二氯甲烷中,在醛溶液的上层加入40 mL的超纯水作为间隔水层,随后将8.4 mg的四氨基苯基卟啉和9.7 mg的对甲苯磺酸溶于35 mL的水和15 mL的乙腈的混合溶液中,并将其缓慢滴加到间隔水的顶部,整个体系置于室温下保存70-74 h,在液/液界面处形成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其中卟啉基共价有机框架薄膜简写为TAPP-COFs薄膜;
(3)硒化镉/二氧化硅核壳量子点的制备:将硒化镉量子点分散在300 μL的甲苯中,加入1.5 μL正硅酸乙酯搅拌20 h得到硅烷化量子点,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将1.0 g的IgepalCO-520和300 μL硅烷化的量子点加入到10 mL环己烷中,随后加入0.3 mL氨水溶液并注入1.5 μL正硅酸乙酯,反应时间控制在11-13 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离心收集硒化镉/二氧化硅核壳量子点,其中硒化镉/二氧化硅核壳量子点简写为CdSe@SiO2 QDs;
(4)CdSe@SiO2 QDs与DNA链进行偶联:将100 μ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1 OD的DNA链加入到1 mL的pH为7.4的磷酸缓冲盐溶液中,其中DNA链包括H1链或H2链,磷酸缓冲盐溶液简写为PBS,随后将40 μL的CdSe@SiO2 QDs溶液添加到上述体系,在室温下孵育11-13 h,再次加入100 μL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震荡反应4 h,在离心条件下将多余杂质用超纯水洗涤三次,均匀分散于pH为7.4的PBS中,获得H1-量子点或H2-量子点,其中H1-量子点简写为H1-QDs,H2-量子点简写为H2-QDs;
(5)柔性光电阴极传感器的构建:将TAPP-COFs薄膜转移到干净的PET-ITO基底上,置于40 ℃的烘箱内干燥过夜,将1 OD的DNAzyme S1链置于1050-1100 μL含20 mM 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10 mM 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pH为7.4的PBS中激活DNA序列中的羧基,接下来将40 μL的S1链滴加在TAPP-COFs薄膜上孵育6 h,然后加入40 μL的2mM的6-巯基-1-己醇溶液,再次洗涤,在传感器表面滴加40 μL 2.5 μΜ的S2链,室温孵育6h,将未反应的DNA链用pH为7.4的PBS冲洗掉,最后加入35 μL 1 μM的H1-QDs及35 μL 1 μM的H2-QDs,室温孵育2 h,得到一种用于灵敏检测铅离子的柔性光电阴极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58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