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5010.1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范婵娟;王馨悦;陈远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利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10/12;A23L5/20;C12R1/01;C12R1/07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戴燕桃;汪治兴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玉米 赤霉烯酮 微生物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毒素降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斯塔普氏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得到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然后将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混合,得到复合菌菌液,最后将所述复合菌菌液放入复合菌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发酵得到微生物制剂。本发明微生物制剂对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降解率高,且发酵菌剂安全环保,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直接添加至饲料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毒素降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又称F-2毒素,是由禾谷镰刀菌、黄色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属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通常可在谷物及其副产物中发现。ZEN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17β-雌二醇非常相似,因此能竞争性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类雌激素效应。因此,ZEN进入动物体内,会对动物生殖系统造成损害。除此之外,ZEN还具有遗传毒性、细胞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等。ZEN大量存在于发霉的玉米、高梁、小麦等作物中,是世界范围内粮食饲料的污染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25%的农作物被霉菌毒素污染,其中受ZEN污染严重,这不仅给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给动物及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传统的去除ZEN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法。物理脱毒法主要靠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处于玉米赤霉烯酮,但此种方法脱毒不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方法利用一些活性物质与ZEN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其结构,达到去毒的目的,此种方法效果不稳定,成本较高,损失较多营养成分,去毒效果不理想。微生物法一是利用微生物菌体的吸附作用,二是通过微生物将毒素转化为无毒的物质。微生物降解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备受行业研究者们的关注。目前有很多研究报道,一些细菌、真菌及代谢酶等能降解ZEN,但有些微生物降解活性低,降解酶难以分离纯化,降解产物不能做到无毒等,另外有些降解活性高的微生物不能直接添加至饲料中,从而限制了其在畜牧行业的应用。
因此,为解决饲料及原料中ZEN污染问题,克服现有ZEN微生物降解菌活性低、难以实现生产利用等问题。有必要研发出可安全、高效降解饲料及原料中ZEN的微生物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降解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该微生物制剂即可高效降解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安全无害,又可直接在饲料中添加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解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以获得能够有效地降解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斯塔普氏菌和贝莱斯芽孢杆菌分别进行培养,得到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
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混合,得到复合菌菌液;
将所述复合菌菌液放入复合菌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发酵;
所述复合菌菌液中的所述斯塔普氏菌菌液和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液细胞数比为17:10~17: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利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利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5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隔转换式加热炉
- 下一篇:一种白切猪手的低温卤制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