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异常标签分类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917.6 | 申请日: | 2020-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5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夏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夏焱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K9/62;A63F13/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数据 异常 标签 分类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异常标签分类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针对游戏客户终端的游戏角色的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以及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源特征域的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后,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异操作行为特征,由此基于预设人工智能分类网络对差异操作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异常标签。如此,通过先确定更具有分类意义的差异操作行为特征,由此仅利用差异操作行为特征进行异常标签分类,相较于采用全量的操作行为特征进行标签分类的方式,可以极大减少计算量,提高实时分类效率,并且没有过多冗余噪声的特征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提高标签分类精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0月10日、申请号为202011080568.0、发明名称为“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游戏数据识别方法及游戏云中心”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游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异常标签分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游戏产业、终端技术和网络带宽的高速发展,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云游戏也随之产生,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云端高性能计算资源互联,使游戏不在局限于终端设备本身。对于游戏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作为度量游戏运营状态健康与否的一个关键指标。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玩家操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以游戏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成为常规的设计方案。然而传统方案中,通常是采用全量的操作行为特征进行标签分类的方式,由于全量的操作行为特征的数据量较大,并且存在冗余噪声的特征的参与,导致在进行标签分类时产生的计算量较大,实时分类效率较低,并且标签分类精度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异常标签分类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针对游戏客户终端的游戏角色的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以及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源特征域的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后,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异操作行为特征,由此基于预设人工智能分类网络对差异操作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异常标签。如此,通过先确定更具有分类意义的差异操作行为特征,由此仅利用差异操作行为特征进行异常标签分类,相较于采用全量的操作行为特征进行标签分类的方式,可以极大减少计算量,提高实时分类效率,并且没有过多冗余噪声的特征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提高标签分类精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游戏数据识别方法,应用于游戏云中心,所述游戏云中心与多个游戏客户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游戏客户终端的游戏角色的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为基于所述游戏角色的每个目标操作统计元素的统计操作行为对象进行相应的云计算数据统计后的大数据信息;
对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第一操作行为特征,并对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源特征域的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第二操作行为特征;
计算所述第一操作行为特征和所述第二操作行为特征之间的差异操作行为特征;
基于预设人工智能分类网络对所述差异操作行为特征进行分类,得到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异常标签。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第一操作行为特征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中获得与预先定义的操作统计分段匹配的有效操作行为数据,确定与所述有效操作行为数据相匹配的操作互动统计数据;
根据所述操作互动统计数据以及与所述操作互动统计数据相对应的互动渲染表项数据生成对应的操作编码数据;
提取所述操作编码数据的操作编码序列,作为所述操作行为大数据信息对应的第一操作行为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夏焱,未经陈夏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