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曲面和消失点检测的自适应逆透视变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758.X | 申请日: | 202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1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周冠;闫鹏飞;郝岩;王鑫;梁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K9/36;G06K9/00;G06N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陶得天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曲面 消失 检测 自适应 透视 变换 方法 | ||
1.一种基于曲面和消失点检测的自适应逆透视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图像处理:
步骤1、开始驾驶,通过单目摄像机采集车道线照片;
步骤2、基于回归ResNeSt-50网络进行消失点检测,采用回归ResNeSt-50网络作为检测网络,网络层数定为50层;将步骤1采集的车道线照片进行消失点坐标的检测,输出消失点在图像坐标系中的坐标;
步骤3、差分判断;
步骤3.1、输入检测出来的消失点的纵坐标vpi…vpi+L;
步骤3.2、均值滤波处理滤波窗口的长度为L;对消失点的纵坐标进行均值计算,得到L长度内的消失点纵坐标的平均值;
步骤3.3、差分计算计算前后两次消失点纵坐标的平均值的差值;
步骤3.4、获得前一刻位置;在差分判断一开始,前一刻位置就是预先的初始位置;在差分判断过程中,前一刻位置就是上一轮差分判断下的车辆所处位置;
步骤3.5、判断车辆前一刻是否处于拱坡道路;
步骤3.6、经步骤3.5判断,如果车辆前一刻不处于拱坡道路,此刻差值为零时,车辆位于平坦道路;
步骤3.7、经步骤3.5判断,如果车辆前一刻不处于拱坡道路,此刻差值且前一刻差值时,车辆进入拱坡道路,下一刻车辆处于拱坡道路;
步骤3.8、经步骤3.5判断,如果车辆前一刻不处于拱坡道路,且没通过步骤3.6和步骤3.7的判断,车辆位于过渡道路;
步骤3.9、经步骤3.5判断,如果车辆前一刻处于拱坡道路,此刻差值且前一刻差值时,车辆驶离拱坡道路,下一刻车辆不再处于拱坡道路;
步骤3.10、经步骤3.5判断,如果车辆前一刻处于拱坡道路,且没通过步骤3.9的判断,车辆始终位于拱坡道路;
步骤4、经过步骤3的判断,如果是在平坦道路上,则进入步骤5;如果是在过渡道路上,则进入步骤6;在拱坡道路上,则进入步骤7;
步骤5、将步骤1采集的车道线照片和相机俯仰角、高度、横纵视角等数据输入简化逆透视变换模型中,经过简化逆透视变换输出鸟瞰图像,进入步骤8;
步骤6、将步骤1采集的车道线照片、步骤2检测的消失点纵坐标和相机高度、横纵视角等相机参数的数据进行鲁棒逆透视变换,输出鸟瞰图像,进入步骤8;
步骤7、将步骤1采集的车道线照片、步骤2检测的消失点纵坐标和相机在平面上的俯仰角、高度、横纵视角等相机参数的数据进行曲面逆透视变换,输出鸟瞰图像,进入步骤8;
步骤8、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次对采集车道线照片处理,直至本次驾驶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曲面和消失点检测的自适应逆透视变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回归ResNeSt-50网络包括卷积层、最大池化层、残差模块、全局平均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残差模块中包含注意力通道机制,而卷积层的层数总共50层,每个卷积层背后都有一个批处理标准化层和一个激活层;
超参数k和r表示为残差模块中分组卷积的组数和分割通道的通道数,通过在同一个训练集上不同k和r值下的测试结果比较,k=4和r=4是最佳的超参数值;
消失点位置坐标的真实标签设置方法:对于直线车道线,消失点是两条车道线延伸的交点;对于非直线车道,消失点是两条弯曲车道线上的主线段的切线的交点;检测到的消失点坐标(xd,yd)与真实消失点坐标标签(xt,yt)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L2范数计算,损失函数设置为:loss=L2(xd-xt,yd-yt) (1);
在数据集上训练该回归ResNeSt网络中各卷积层中的权重参数,将最后训练的结果应用于实时检测车道线照片中的消失点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75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