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爆电缆接头及其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553.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培斌;刘效洲;马沁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33 | 分类号: | H01R13/533;H01R13/527;H01R13/502;H01R13/66;H01R4/02;H01R4/18;H01R43/02;H01R43/04;H01R43/18;H01R43/20;H02G15/18;H02G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连接 防爆 电缆 接头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爆电缆接头,包括有铜套、绝缘层、防爆束套和防爆网,所述铜套内安装两根待连接的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铜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外壁紧密贴合,保证接头处的导电性能良好,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铜套、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防爆束套和防爆网依次包裹在所述绝缘层的外层。本设计电缆接头结构安装方便,无需借用特殊的热熔装备,另外还设置有防爆束套和防爆网,使得电缆接头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爆优点。本发明还公开相应的施工工艺,采用冷却系统加快绝缘材料的冷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爆电缆接头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城网改造进行,电缆在电网线路中的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相应的电缆故障率也在不断增加,电缆在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必须重新连接恢复供电,目前,多是采用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在现场组合套装到电缆主体上,使两根电缆恢复连接。但是这种接头的线芯多是采用压接或螺栓扭断式机械连接,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容易造成发热,长时间高压使用容易发生电缆过载,甚至电缆中间接头发热爆炸引发大型事故。
公告号CN20973035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压电缆防爆接头,包括: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和中间连接柱,中间连接柱位于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之间,中间连接柱两端通过法兰分别与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各自的插接端连接,法兰上设有密封垫,中间连接柱内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两端设有插孔,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内部分别设有插头,插头一端连接电缆芯,另一端用于插入插孔,插头连接电缆芯的一端外壁套设有应力锥,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各自的电缆入线端设有密封环。该实用新型高压电缆防爆接头分成三段,工人在两端的插接部内部各自进行电缆剥皮抽芯并与插头连接,然后分别将插头与中间连接柱中连接头的插孔插接,连接操作方便,效率高。但是该电缆防爆性能完全依靠中间连接柱的应力锥设计,防爆性能不稳定。
另外,现有的电缆接头安装工艺存在需使用特殊的熔接装置,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电缆故障容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快速电缆施工以及抢修电缆故障成为本行业内注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爆电缆接头结构,能够便捷安装,同时具备良好防爆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爆电缆接头的施工工艺,其施工方便,无需借用特殊的热熔装备,提高电缆施工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爆电缆接头,包括有铜套、绝缘层、防爆束套和防爆网,所述铜套内安装两根待连接的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铜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外壁紧密贴合,保证接头处的导电性能良好,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铜套、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防爆束套和防爆网依次包裹在所述绝缘层的外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与所述铜套的配合过盈量为0~-0.02mm。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还通过若干铆钉进行定位及固定,使得接头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对铜套(尤其是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接头处)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缆安全,可连接报警系统,如超出安全温度即可警报,达到防火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采用钎焊固定,钎焊处的面积不小于1cm2。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也可以根据导电性能需要而采用银套或铝套等替换,以配合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材质为宜。同理的,所述铆钉也可以采用铜或银或铝等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金属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