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防爆电缆接头的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546.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4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林培斌;刘效洲;马沁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2 | 分类号: | H01R43/02;H01R43/048;H02G1/14;H02G15/18;H01R4/02;H01R4/06;H01R4/70 |
代理公司: | 广州保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13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连接 防火 防爆 电缆 接头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防爆电缆接头的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两根待连接的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组装在铜套内,在铜套、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外浇铸绝缘层,在绝缘层的外部绕包防水层,在防水层的外部套设防爆束套,在防爆束套外包裹防爆网。本发明步骤简单,施工方便,采用铜套过盈连接两根电缆接头,使其结构稳定,导电性能好,在电缆接头外还设置有防水层、温度传感器、防爆束套和防爆网,使得电缆接头结构具有良好的防爆、防水、防火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防爆电缆接头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和城网改造进行,电缆在电网线路中的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相应的电缆故障率也在不断增加,电缆接头是电缆的最薄弱环节,故障概率高,一旦电缆接头爆炸起火则可能造成电缆群伤,导致大面积停电,甚至自燃、爆炸而引起火灾。另外电缆在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必须重新连接恢复供电,目前,多是采用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在现场组合套装到电缆主体上,使两根电缆恢复连接。但是这种接头的线芯多是采用压接或螺栓扭断式机械连接,连接处接触电阻较大,容易造成发热,长时间高压使用容易发生电缆过载,甚至电缆中间接头发热爆炸引发大型事故。
公告号2093751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缆屏蔽层接地防火防爆接头,包括外壳、外护套、接地线、金属护层,外壳的两端与电缆的外护套密封连接,金属护层包覆在电缆的外周,接地线的一端与电缆外露的金属护层连接,接地线的另一端与从设置在外壳上的出线口穿出,外壳中填充有密封胶和用于灌注密封胶的灌胶口,外壳与外护套之间的间隙通过填充带密封填充。该实用新型的防火防爆接头通过对接头的结构进行改进,从电缆的金属护层上引出接地线,并对此位置进行密封,进行抗爆保护,但是其方案不适于高压电运输,因为该方案对电缆的金属护层进行破坏再二次修复,这样大大减少了原结构的防漏电功能,另外该方案并未提出任何对两根电缆恢复连接的技术启示。
现有对两根电缆恢复的工艺一般采用熔接技术,需使用特殊的熔接装置,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的问题,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电缆故障容易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快速电缆施工以及抢修电缆故障成为本行业内注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防爆电缆接头结构,能够便捷安装,同时具备良好防火防爆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防爆电缆接头的连接方法,其施工方便,无需借用特殊的热熔装备,提高电缆施工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一种非熔融连接防火防爆电缆接头,包括有铜套、绝缘层、防水层、防爆束套和防爆网,所述铜套内安装两根待连接的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得所述铜套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的外壁紧密贴合,保证接头处的导电性能良好,所述绝缘层包裹所述铜套、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所述防水层、防爆束套和防爆网依次包裹在所述绝缘层的外层。在铜套和电缆芯外依次设置绝缘层、防水层、防爆束套和防爆网,使得电缆接头结构具有良好的绝缘防护、对绝缘层和电缆芯的缓冲保护、径向密封防水防潮、意外情况下的纵向阻水、防火防爆等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与所述铜套的配合过盈量为0~-0.02mm。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之间还通过若干铆钉进行定位及固定,使得接头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对铜套(尤其是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接头处)的工作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缆安全,可连接报警系统,如超出安全温度即可警报,达到防火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缆芯和第二电缆芯采用钎焊固定,钎焊处的面积不小于1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恒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