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4208.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夏伟;刘龙龙;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06;C22F1/08;C22C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司志红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热 无氧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熔炼:按照配比将无氧电解铜、Cu-Se中间合金、Cu-Y中间合金、Cu-Nb中间合金、Cu-Si中间合金、Cu-Sc中间合金混合均匀后,加入覆盖剂和精炼剂,采用悬浮性混合除气除渣技术,引入惰性气体,在惰性气体气氛下熔炼,得到熔体;
步骤S2、铸造:将经过步骤S1制成的熔体采用高频震动结晶器、电磁悬浮搅拌技术,制造大量的游离晶,获得大量比例细小轴晶组织,铸造后制成铸锭;
步骤S3、均质化处理、热处理:将经过步骤S2制成的铸锭进行均质化处理,然后再依次经过正火、回火和淬火处理,得到高耐热无氧铜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氧电解铜、Cu-Se中间合金、Cu-Y中间合金、Cu-Nb中间合金、Cu-Si中间合金、Cu-Sc中间合金的重量比为100:(0.01-0.03):(0.03-0.05):(0.02-0.04):(0.06-0.1):(0.01-0.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Se中间合金中Se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13%;粒径为300-500目;所述Cu-Y中间合金中Y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粒径为200-400目;所述Cu-Nb中间合金中Nb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10%;粒径为100-3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Si中间合金中Si的重量百分含量为6-12%;粒径为150-250目;所述Cu-Sc中间合金中Sc的重量百分含量为8-14%;粒径为200-35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剂为石墨鳞片、高纯石墨粉、煅烧木炭、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覆盖剂的厚度为15-25cm;所述漂浮材料的粒径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是由如下按重量份的各组分制成:氟化钙13-20份、铋酸钠1-3份、柠檬酸钠2-4份、六氟锑酸钠0.4-0.8份、硫酸铝钾2-5份、氯化钠30-4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的添加量为熔体重量的2%~5%;所述惰性气体为氦气、氖气、氩气、氮气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铸造温度为1050-11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质化处理的温度为550~800℃,时间为15~35min;所述正火温度为560-680℃,保温时间为25-50分钟;所述回火温度为350-400℃,保温时间35-65分钟;所述正火温度优选600℃,冷却方式为风冷;所述回火在退火炉中进行。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耐热无氧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耐热无氧铜。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氧铜在电工电子领域和耐热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420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