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13816.7 | 申请日: | 2021-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2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史文宇;朱隽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B60R21/26;B60R21/2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张奕轩;张梦龙 |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包括:囊袋;所述囊袋具体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囊袋本体和充气延长部;所述充气延长部的一端与囊袋本体上部连通;所述充气延长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座椅的靠背骨架上。在囊袋的上部设置一个与囊袋本体连接的充气延长部,通过充气延长部为囊袋本体提供拉力。充气延长部与座椅的靠背骨架连接,汽车座椅的靠背骨架为座椅的筋骨,能够承受较大的拉力,因此,将充气延长部设置在座椅的靠背骨架上,在充气延长部对座椅的靠背骨架产生拉力时,座椅的靠背骨架能够对充气延长部进行有效的牵拉。本发明一种气囊装置,具有安全性高,囊袋工作过程中对囊袋牵拉效果好的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囊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内部拉带的座椅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座椅远端气囊一般设置在前排主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之间,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座椅远端气囊在主驾驶座位和副驾驶座位之间展开,防止乘员向远离车门的一侧倾倒,或者坐在同一排的乘员之间发生相对侧移而引起两名乘员之间的碰撞。座椅远端气囊进而对乘员提供支撑保护和/或减缓前排乘员之间的碰撞。
座椅远端气囊工作时需要有足够的支撑,才能起到其保护乘员的作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气囊与座椅间设置拉带,通过拉带为气囊提供足够的牵拉。拉带一般为柔性材料,其一端通过支架螺栓等与座椅连接,另一端与气囊连接。当发生碰撞时,气囊的展开将带动拉带伸直,为展开的拉带提供朝向乘员的反力。上述动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于拉带为外部拉带(拉带设置在气囊外部),伸直的拉带容易割伤乘员。此外,拉带连接囊袋外边缘,因其力矩过长使得拉带的反力作用降低,降低了拉带牵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能够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中拉带无法为气囊提供较好的牵拉以及容易割伤乘客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用于汽车上的座椅上的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包括:囊袋;囊袋具体包括:内部相互连通的囊袋本体和充气延长部;充气延长部的一端与囊袋本体上部连通;充气延长部另一端连接至座椅的靠背骨架上。
需要说明的是,囊袋是一种保护乘客的气囊。囊袋本体与充气延长部的一端连通,囊袋本体展开时,囊袋本体内的部分气体快速进入充气延长部,使得囊袋本体展开保护乘客,充气延长部为囊袋本体提供牵拉。充气延长部与座椅靠背骨架固定连接,充气延长部起到连接囊袋本体和座椅的作用。充气延长部设置在囊袋本体上部,囊袋本体的下部与座椅靠背骨架固定连接,通过充气延长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拉带,为囊袋的展开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囊袋本体展开时,充气延长部与座椅的靠背趋于平行,避免了充气延长部割伤乘客。
其中,囊袋本体包括:两层布片;两层布片沿周围缝制;朝向座椅侧的一层布片上设有通孔;充气延长部包括内部可充气的带状结构;充气延长部与囊袋本体相连的一端沿通孔边缘缝制
需要说明的是,囊袋本体包括的两层布片分别为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边缘缝合组成囊袋本体,两层布片的结构使得囊袋本体在展开的过程中,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相向移动,进而完成囊袋本体的展开动作。第一布片和第二布片缝制,提高牢固性及耐用性。在第一布片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用于囊袋本体与充气延长部内部的连通,方便囊袋本体内的气体进入充气延长部内。此外,充气延长部为带状可充气结构,在充气延长部未充气状态下,占用空间小。
其中,充气延长部从连接囊袋的一端至连接座椅的另一端,充气延长部截面面积逐渐变小;充气延长部两端中一端截面大的端面边缘与通孔缝制,截面小的另一端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3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