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2807.6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谢婧;李建树;俞鹏;孙辉;任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A61L27/26;A61L2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罗军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骨 靶向 两性 离子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先,合成甲基丙烯酰氯改性N‑羟基琥珀酰亚胺单体,用于实现高效化学接枝软骨靶向肽;其次,通过无规共聚或RAFT聚合得到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这种聚合物能够靶向到软骨表面,增强关节软骨的润滑性能,避免其运动过程中的磨损,另外,由两性离子单元提供的“抗污”性能可以抵御降解酶对于软骨基质的损害,进而实现软管保护。这种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在骨组织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功能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可以用于增强软解软骨的润滑性能、削弱降解酶对软骨基质的破破坏,进而保护关节软骨,其生物应用场景广阔。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软骨保护的聚合物,主要是两性离子聚合物、阴/阳离子聚电解质或两性离子改性的天然多糖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仅能用作润滑补充剂注射到关节腔中,与软骨组织之间没有强健的相互作用,因此,游离在关节腔内的聚合物容易失效或者被代谢掉,不具备长效关节润滑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保证两性离子聚合物优异的“润滑”性能和“抗污”性能的基础上,通过靶向肽将聚合物靶向在软骨表面,为软骨保护以及骨关节炎治疗材料的设计提供一种通用方法。
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引入活性酯单体实现II型胶原结合多肽WYRGRL化学修饰;通过无规共聚得到或者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即RAFT得到。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无规共聚:将两性离子单体、活性酯单体与引发剂按照比例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通氮气30分钟,于70℃反应24小时后,分别通过四氢呋喃、甲醇和无水乙醚沉淀出产物,多次洗涤后通过真空干燥得到产物;
(2)RAFT聚合
将两性离子单体、4-氰基-4-(苯基硫代甲酰硫基)戊酸和引发剂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利用“三冻三抽”操作出去反应体系中的气体后,通入氮气5分钟。恒温70℃反应24小时后,利用有机溶剂沉淀产物,洗涤3次后真空干燥得到大分子引发剂;
将大分子引发剂、NHSMA和引发剂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采用“三冻三抽”操作出去体系中的气体,通氮气5分钟后,于70℃反应24小时,利用有机溶剂沉淀产物,多次洗涤后真空干燥得到聚合物;
(3)WYRGRL多肽接枝
多肽接枝过程采用0.2M、pH=8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剂;首先配置步骤(1)获得的多肽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聚合物溶液,浓度分别是10mg/mL和0.2mg/mL,将两者等体积混合后,于37℃反应24小时后,透析3天,冻干得到最终产物,-20℃保存。
其中,所述的两性离子单体为MPC、SBMA或CBMA;得到产物pMPC-pNHSMA、pSBMA-pNHSMA和pSBMA-pNHSMA。
所述的活性酯单体为NHSMA;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本发明获得的软骨靶向两性离子聚合物,用于制备软骨的原材料。
优选的,主要合成过程如下:
S1.制备功能单体HNSMA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173gN-羟基琥珀酰亚胺、1.65mL三乙胺和5mL色谱级二氯甲烷;将1mL甲基丙烯酰氯和5mL色谱级二氯甲烷混合均匀,在冰浴条件下滴加到圆底烧瓶中,控制滴加速度为每滴10秒钟,待反应体系恢复到室温以后,继续反应12h。
S2.无规共聚制备功能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8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