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护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2573.5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3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佳;底瑞清;叶琳;李星丹;王鑫;纪元元;赵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20/30 | 分类号: | G16H20/30;G06F16/75;G06F16/78;G06F16/783;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图像 识别 鼻咽癌 放疗 患者 吞咽 护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基于图像识别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护理系统,包括:鼻咽癌放疗患者上传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的护理数据上传子系统;对上传的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汇总后进行分组处理的护理数据分组子系统;基于所述分组,得出每个分组护理数据的标准化比对结果,以及每个分组护理数据中每个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的偏差值和期望值的护理数据分析子系统;将所述偏差值和期望值反馈给每个所述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反馈子系统;其中,所述偏差值表征每个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与标准化比对结果的趋合度,所述期望值表征每个分组护理数据的标准化比对结果对应的正常吞咽场景。本发明能够基于视频图像关键帧技术,从多个角度实现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护理反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我国南方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20-50/100000,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 2-3 倍。因鼻咽部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周围分布着眼、舌、喉、气管、食管等重要器管,是人们饮食、呼吸、发声的核心部位,在最大程度根治恶性治肿瘤的前提下,不得不考虑最大程度的保全周围重要器官功能,而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其对放射治疗较敏感,治疗效果较好。因此,鼻咽癌一般不采取手术治疗, 而以放射治疗为主。
放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引起一系列的毒性反应。常见的放疗后毒性反应包括口腔黏膜炎、皮肤炎、鼻塞、张口困难、口腔干燥,严重影响了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通过有效的自我护理和功能锻炼可以减轻、减低放疗后毒副反应的发生。目前我国医院的护理重点集中在患者住院期间,鼻咽癌患者完成规范的放化疗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简单且传统的健康教育后,患者即回家自行康复。患者出院后缺乏相应的健康知识指导和延续护理,对医护人员出院时的健康教育逐渐淡忘,且社区护理体系不完善,导致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功能锻炼依从性随之降低,亟需医护人员为其提供长期、专业、及时的延续性护理。但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社区发展不足等原因,医院延续性护理环节较为薄弱。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借助高效、便捷的互联网建设管理平台和实施延续性护理可加速健康知识传播,提高个体积极性行为和用户体验。近年在借鉴国外癌症患者延续性护理实践基础上,国内鼻咽症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进入向多样化探索阶段,手机等智能产品的普及使QQ与微信群成为第 3代随访的主流形式.该形式虽突破时间, 地点障碍, 但内容和形式缺乏规范。 因此以移动APP 的护理成为第 4代随访形式 。但实践过程中发现移动操作繁琐,不存在医患交互、无消息提醒以及主动反馈的功能降低了居家患者浏览的积极性,延续性护理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护理系统,包括:鼻咽癌放疗患者上传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的护理数据上传子系统;对上传的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汇总后进行分组处理的护理数据分组子系统;基于所述分组,得出每个分组护理数据的标准化比对结果,以及每个分组护理数据中每个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的偏差值和期望值的护理数据分析子系统;将所述偏差值和期望值反馈给每个所述鼻咽癌放疗患者的护理反馈子系统;其中,所述偏差值表征每个鼻咽癌术后锻炼视频与标准化比对结果的趋合度,所述期望值表征每个分组护理数据的标准化比对结果对应的正常吞咽场景。
更具体的,接下来从各个子系统的组成模式和实现功能角度来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在组成模块上,所述基于图像识别的鼻咽癌放疗患者吞咽护理系统包括护理数据上传子系统、护理数据分组子系统、护理数据分析子系统以及护理反馈子系统;
从用户(鼻咽癌放疗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角度,各个子系统的实现功能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25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