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相变骨料、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11314.0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蒋金洋;郑超浪;琚思懿;王凤娟;秦志斌;苏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4/36 | 分类号: | C04B24/36;C04B28/04;B33Y7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赵淑芳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相变 骨料 制备 应用 | ||
1.一种3D打印相变骨料,其特征在于,包括3D打印的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采用光敏树脂制成,所述中空壳体内封装有固液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为中空球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相变材料为石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3D建模软件中构建壳体模型并在壳提模型表面开设连通壳体内外的通孔,再用DLP光固化的成型方式逐层打印,制备得到带有通孔的中空壳体;
(2)将固液相变材料加热至液态,将步骤(1)的带通孔的中空壳体侵入液态相变材料中,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浸渍,直至中空壳体内部空腔完全被相变材料充满;
(3)待液态相变材料凝固后,清除中空壳体表面粘附的相变材料,用AB胶将通孔密封,即得到相变骨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中空壳体为中空球壳时,中空球壳的空腔半径与球壳半径比为0.5~0.8,注入孔半径与球壳半径比为0.05~0.2。
6.一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相变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
硅酸盐水泥336-376份、粉煤灰90-110份、3D打印相变骨料145-364份、玄武岩骨料0-610份、细骨料778-818份、聚羧酸减水剂0.54-0.60份、水172-192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相变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相变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细度模数为2.3-2.8的II区中砂,含泥量小于等于0.5%。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相变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固含量大于等于40%,减水率大于等于33.9%。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相变骨料的相变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比例称取水泥、粉煤灰、河砂,利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将其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均匀混合料;
(2)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加入水中,搅拌得到均匀的水溶剂,缓慢加入到步骤(1)的混合料中,然后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得到均匀混合浆体;
(3)将3D打印相变骨料和玄武岩骨料加入混合浆体中,然后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进行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凝土浆料;
(4)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凝土浆料分两次倒入模具,第一次倒入模具一半深度,捣实后继续将混凝土浆料倒入模具直至加满,最后按标准成型养护,即可得到3D打印相变骨料的相变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13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