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10527.1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0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耿来红;冯维真;王涛;许青梅;赵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C20/10 | 分类号: | G16C20/10;G16C10/00;C07C209/68;C07C245/2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郑雷 |
地址: | 73002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氮化 工艺 危险性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方法,涉及热危险分析技术领域。该一种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方法,包括测试物料的稳定性,重氮化反应液的反应热测试,重氮化反应完成液的二次分解热测试与重氮化反应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将深入分析工艺中涉及的各种原辅材料、中间体、产品等化学品的热危险性、反应过程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建立反应过程及物质热危险性的评估方法以及冷却失效等情况下的反应失控模型和相对应的事故防控措施,从而为化工行业中涉及重氮化工艺的生产过程热安全及生产安全事故防治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危险分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针对化学反应发生失控时的热危险性评估理论研究才正式开展起来,开始时研究的范围也只针对目标反应,后来才逐渐拓展到了二次分解反应,我国的化学工业早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化工企业数量多,反应类型涉及范围广,生产装置及工艺复杂多变,同时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及废弃物大多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易腐蚀的特性,化工生产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高,事故后果严重,除了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直接损失之外,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虽然已将重氮化工艺纳入高危工艺之中,但是对于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的分析研究还是较为少,由于分析研究的缺少,反应在工艺生产中存在失去控制的可能性,容易引起热量的积累或意外释放,极易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方法,解决了分析研究的缺少,反应在工艺生产中存在失去控制的可能性,容易引起热量的积累或意外释放,极易导致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重氮化工艺的热危险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试物料的稳定性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苯胺和重氮化反应液进行热稳定性测试;
B、重氮化反应液的反应热测试
使用全自动反应量热仪RC1e、常压反应釜AP02、不锈钢探头温度计和不锈钢25W校准加热器探头、猫式搅拌桨进行下列流程进行测试:
a、首先加入水、盐酸、苯胺进行投料;
b、将温度降至2摄氏度;
c、进行稳定校准;
d、滴加亚硝酸钠溶液;
e、保温反应;
f、稳定校准;
g、数据计算及分析;
从而得到重氮化反应过程中加料、放出的热量、热转化率、热累计率、Tcf曲线;
C、重氮化反应完成液的二次分解热测试
使用TAC-500A绝热加速量热仪对重氮化反应完成液的二次分解测试得到:重氮化反应完成液ARC测的时间-温度-压力试曲线与重氮化反应完成液绝热量热试验测试曲线,然后进行重氮化反应完成液热力学参数计算与绝热实验TMR计算;
D、重氮化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对于重氮化反应安全风险评估需要从而五个方面进行评估:物质分解热评估、严重度评估、可能性评估、风险矩阵评估、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
优选的,所述重氮化反应液的成分为浓盐酸与亚硝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省化工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10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