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9626.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6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文华国;罗鑫;彭才;李云;魏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底 构造 地貌 地震 三要素 递进 约束 湖盆 礁滩储层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具体步骤:
⑴进行基底构造分析,明确工区的基底构造特征;
G=Analyse(S)
表达式中,S代表地震数据,Analyse(·)表示对地震数据进行基底构造分析,G为得到的基底构造结果;
⑵建立厚度、反射结构、地层倾角三因素古地貌划分标准,确定古地貌的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古地貌礁滩发育特征;
AI=Norm(H,R,D)
式中,H表示厚度,R表示反射结构,D表示地层倾角,Norm(·)表示建立三因素古地貌划分标准,AI表示古地貌类型;
⑶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和模型正演,分析不同古地貌部位湖相生物灰岩的地震相特征,建立古地貌——地震相约束的礁滩识别方法;
M=F[AI,SF(ws,nm)]
式中,ws表示井震精细标定结果,nm表示模型正演分析,SF(·)表示地震相分析,F(·)表示构建识别方法,M为建立的古地貌——地震相约束的礁滩识别方法;
⑷结合基底构造分析,利用“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确立地质地球物理一体化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Cn=B(G,M)
式中,B(·)表示递进约束,Cn为三要素递进约束建立的地球物理一体化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⑸多因素综合约束进行断陷湖盆礁滩有利储层的识别;
重复上述步骤⑴至⑸,直到处理完整个工区的所有数据解释,即可获得整个工区的断陷湖盆礁滩优质储层预测结果,该预测结果可对后续的储层精细评价、钻井部署高精度勘探提供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厚度、反射结构和地层倾角三因素建立了古地貌划分标准,可准确划分不同的古地貌类型并明确其优势沉积相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地震相分析时,采用了精细井震标定和模型正演,能够准确描述不同古地貌部位湖相生物灰岩地震相特征,并结合古地貌分析,两者约束可提高有利礁滩相带的预测精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的断陷湖盆礁滩储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古地貌划分和地震相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基底构造的特征,形成的“基底构造-古地貌-地震相”三要素递进约束方法可确定高标准的地质——地球物理一体化储层识别标准,逐级递进约束可提高储层识别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6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