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晶圆级封装可靠性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577.8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8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燕;高波;金玲玥;赵继聪;孙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98 | 分类号: | G06F30/398;H01L23/498;H05K1/11;G06F113/18;G06F119/02;G06F119/04;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江苏隆亿德律师事务所 32324 | 代理人: | 倪金磊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晶圆级 封装 可靠性 方法 | ||
1.一种优化晶圆级封装可靠性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封装结构的初始结构尺寸和焊点材料仿真获得结构的初始热疲劳寿命;
选取影响封装结构所述疲劳寿命的因素,并制定合适的正交表格;
对所述正交表格的样本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各个因素的影响趋势图,观察图中各个因素在不同取值下的变化范围从而得到影响所述热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最优值;
将各个因素的最优组合仿真后获得所述热疲劳寿命,将优化结构的所述热疲劳寿命与初始结构所述热疲劳寿命进行对比,发现所述热疲劳寿命有明显增加,封装结构的可靠性得到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疲劳寿命的因素包括铜柱高度、焊点高度、芯片厚度、印刷电路板厚度、焊点材料、低介电常数层厚度以及焊盘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交表为七因素三水平的所述正交表,所述正交表进行18组样本实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因素影响趋势图是根据所述正交表格数据进行极差分析所得,每个因素在不同取值时的响应差越大,则该因素影响程度越大,若一个因素在一个取值下对应的响应越大,则认为这个取值为该因素的最优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5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