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9524.6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0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韩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宝忠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单虎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儿科 呼吸道 检查 专用 撑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包括撑开组件、锁止组件、弧形板和橡胶凸起;通过设置撑开组件,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撑开杆的末端插入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向下按压锁止板,同时将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向内侧挤压,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挤压撑开弹簧,从而使撑开杆分离,通过撑开杆将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撑开,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呼吸道的检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的撑开作业,提高撑开器的使用效果,乳胶套与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直接接触,乳胶套对患者的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起到防护作用,提高撑开器的安全性能,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科呼吸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在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检查时,需要将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撑开,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呼吸道的检查,现有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结构复杂,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的撑开作业,降低撑开器的使用效果,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且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
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设置的撑开组件,使用时,医护人员将撑开杆的末端插入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向下按压锁止板,同时将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向内侧挤压,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挤压撑开弹簧,从而使撑开杆分离,通过撑开杆将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撑开,便于医护人员进行呼吸道的检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市场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的撑开作业,提高撑开器的使用效果,乳胶套与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直接接触,乳胶套对患者的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起到防护作用,提高撑开器的安全性能,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设置的锁止组件,撑开到设定大小时,松开锁止板,扭转弹簧将锁止板撑起,活动齿与固定齿啮合,使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的撑开位置固定,实现对撑开器的锁止,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呼吸道的检查,设置的弧形板和橡胶凸起,弧形板便于医护人员进行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的按压,有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患者的喉咙和呼吸道处的撑开作业,橡胶凸起提高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的防滑性能,避免使用时医护人员出现手滑的现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儿科呼吸道检查的专用撑开器,包括撑开组件、锁止组件、弧形板和橡胶凸起,所述锁止组件安装在撑开组件内侧的中间位置;所述弧形板采用两个,且弧形板安装在撑开组件两侧的下方;所述橡胶凸起采用多个,且橡胶凸起安装在撑开组件两侧的下方,该橡胶凸起位于弧形板的内侧;
所述撑开组件包括第一握板、第二握板、撑开弹簧、连接板、撑开杆和乳胶套,所述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对称设置;所述撑开弹簧安装在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之间的下方;所述连接板采用两个,且连接板安装在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之间的上方,该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通过轴销相连;所述撑开杆采用两个,且撑开杆安装在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的上方;所述乳胶套采用两个,且乳胶套安装在撑开杆外侧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弧形板采用圆弧形,且弧形板的圆弧面位于正对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的一侧;所述橡胶凸起的外侧采用圆弧形,且橡胶凸起用于提高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的防滑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采用相同的尺寸,且第二握板对应锁止组件的位置开设有通槽;所述撑开弹簧用于将第一握板和第二握板分开;所述撑开杆采用圆弧形,且撑开杆的圆弧面位于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乳胶套的尺寸与撑开杆的尺寸匹配,且乳胶套用于对患者的呼吸道和喉咙处进行防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宝忠,未经韩宝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