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9377.2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1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姚慰;杜健;王志;龚珊;耿世磊;蒋天立;梁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3/11 | 分类号: | H03M13/11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信号 误码率 编码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对输入的信号利用同步码集合对解调码流实现同步码搜索,若搜索成功,则对分组码TPC码或LDPC码进行识别;若搜索失败,则对序列码、Viterbi码或TCM码进行识别;在步骤S10中相应码下识别成功后,对该码进行相应的译码;所有译码完成后,进行扰码识别。本发明能够使编码增益得到充分利用,能够实现整个信道编码全过程的识别,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信号的编码识别技术通常都是在无误码条件下识别判证得以实现的,但是在实际卫星接收系统中,解调后通常会存在着较高的误码率,同时在接收对象解调后通常存在扰码、级联码、星座点映射、相位模糊等几个环节,因此要达到编码识别的目的,需要将扰码、差分、外码、内码、星座点映射、相位模糊一层层剥离,才能得以实现。目前主流的信号编码识别技术无法在一定的误码率条件下完成编码的识别并还原译码信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方法,能够使编码增益得到充分利用,能够实现整个信道编码全过程的识别,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信号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方法,包括步骤:
S10,对输入的信号利用同步码集合对解调码流实现同步码搜索,若搜索成功,则对分组码TPC码或LDPC码进行识别;若搜索失败,则对序列码、Viterbi码或TCM码进行识别;
S20,在步骤S10中相应码下识别成功后,对该码进行相应的译码;
S30,所有译码完成后,进行扰码识别。
进一步的是,所述同步头搜索包括步骤:设定误码门限,利用同步码集合中的同步码依次进行同步头搜索;若超过误码门限,则认为同步码搜索成功,搜索结束;否则继续搜索直至整个同步码集合的遍历完成,仍没有成功,则视为同步码搜索失败。
进一步的是,所述TPC码识别和处理过程包括步骤:分别校验TPC的行码和列码,若通过率超过门限,则视为验证成功;验证成功后进行译码,若译码成功,则认为编码正确,并进入扰码识别。
进一步的是,所述LDPC码识别和处理过程包括步骤:LDPC码进行试译码,如果试译码成功,则编码识别正确,如果试译码失败,则通过编码结构分析,完成编码识别,然后译码;译码成功后,进行BCH码校验,验若成功则进行再次译码后进入扰码识别,否则直接进入扰码识别。提高系统的差错控制性能,实现高误码率下的编码识别。
进一步的是,所述编码结构分析包括步骤:
步骤1:通过行排列将接收到的M个码向量列成M×n矩阵:
;
步骤2:对C 进行行变换,得到其系统形式的矩阵并表示成分解形式:
;
其中,为C的秩,即所接收到线性无关码字的个数;P为矩阵;表示阶的单位矩阵;为子矩阵各列在矩阵中列标号的集合;
步骤3:利用矩阵进而构造矩阵;表示矩阵中单位矩阵列标号集合, 为P矩阵的转置,表示阶的单位矩阵;
步骤4:当时,和为待求编码的一对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当时,和不是待求编码的一对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不论是哪种情况,皆需转入步骤5进一步求解;
步骤5:利用查找出所有稀疏校验向量,所有的集合构成待识别LDPC码的稀疏校验矩阵。
进一步的是,在步骤5中,基于改进的 Canteaut-Chabaud 算法利用查找出所有稀疏校验向量,包括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戎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压器冲击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去中心化的快速网络时间同步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