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铝钢调铝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9318.5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军;李德刚;廖相巍;许孟春;黄玉平;康伟;康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3 | 分类号: | B22D11/103;B22D11/108;B22D11/116;B22D11/18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徐喆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铝钢调铝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铝钢调铝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料仓、化铝容器、铝液输出管道、重力传感器,料仓设置在化铝容器的上方,料仓下方下料口连接有电磁阀,料仓内的铝粒通过电磁阀控制向化铝容器的装料速度及装料量;化铝容器外部固定有感应加热器,可对化铝容器内的铝粒进行加热熔化;化铝容器上部设有气孔,气孔用于向化铝容器内吹入氩气体或氮气;铝液输出管道分为依次连接的铝液输出端、铝液输出连接段、铝液输入端三段,铝液输出端插入铝液当中,铝液输出连接段外部缠绕有能够对铝液输出连接段加热的电阻丝;铝液输入端插入结晶器内的钢液中。优点是:提高高铝钢洁净度,减少钢液中铝成分波动,减轻铸坯质量不合缺陷率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铝钢调铝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高铝钢是在能源、交通、机电、军工等诸多领域需求量比较大的钢种之一,比较典型的钢种有38CrMoAI钢、高铝TRIP钢、10Ni3MnCuAI钢及高铝电工钢等,作为一种以Al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钢种,其酸溶铝质量分数可达到1%,甚至达到2%以上。目前高铝钢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工艺问题待解决。首先,在炼钢生产过程中存在钢水中Al与渣中Si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钢水中的Al被氧化的问题,导致钢中Si、Al成分难以准确控制;其次,在连铸生产过程中当钢中Al含量大于0.02%时,容易出现中间包水口堵塞,而高铝钢的含铝量是普通铝镇静钢种的几十倍,浸入式水口堵塞倾向更严重,可浇性很低,甚至难以保证正常生产;此外,中间包覆盖剂、结晶器保护渣中的SiO2与钢水中Al的接触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钢质和结晶器保护渣性能恶化,进而影响铸坯质量和连铸生产的顺行,甚至引起漏钢等导致断浇的事故。
现有技术中,《特殊钢》杂志2008年(第29卷第4期第41-42页)报道了杭州钢铁集团公司100t EBT电炉连铸工艺生产38CrMoAl高铝钢的技术,该研究通过采用EBT电炉-LF精炼-喂钙线-连铸四步法实现了连浇5炉;《2008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议论文集》报道了辽宁本钢特殊钢连铸38CrMoAl的生产实践,据报道该厂通过采用低SiO2(SiO2≤10%)连铸保护渣、塞棒吹氩、选择适宜的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和中间包过热度等措施实现了2炉连浇;《特钢技术》杂志2014年(第20卷第4期第47-48页)报道了苏钢集团苏信特钢有限公司利用100t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生产38CrMoAl高铝钢,生产中对在LF工位和VD工位的不同调铝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两种调铝工艺都会产生水口堵塞。在上述研究中均采用电炉作为初炼炉,利用电炉的无渣出钢技术控制初炼炉终渣进入钢包,减轻了成分的控制难度。利用电炉的无渣出钢技术控制初炼炉终渣进入钢包,减轻了成分控制难度;为解决钢水可浇性,提高连浇炉数,对钢水进行了喂钙线的夹杂变性处理,以及中间包吹氩等措施;为减少保护渣与钢水的反应导致性能恶化,采用了低SiO2保护渣。这些措施的应用虽使连浇炉数达到了2-5炉,但用电炉作为初炼炉,其生产成本较高。此外,在钙处理时为获得低熔点7Al2O3·12CaO的夹杂,一般要求经钙处理后的钢水中的Ca/Al比值应大于0.08,否则易生成高熔点夹杂,反而降低钢水可浇性,恶化钢质。而对钢水进行钙处理,提高钢水可浇性通常用于含Al量小于0.1%的钢种,对于Al含量大于0.7%的高铝钢基本无法达到这一比值,因此对这类钢进行喂钙线处理是不可取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93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床光声成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血液灌注成像的血糖检测区域选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