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8963.5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晔;韩体飞;胡坤伦;宋凡平;薛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3/68 | 分类号: | G01P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爆管传爆 速度 测试 新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起爆器材技术领域,涉及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包括:导爆管固定装置、光电传感器固定装置、光信号接收件、示波器、起爆装置及被测导爆管;导爆管固定装置为周长已知的筒体,导爆管均匀紧密的缠绕在筒体上,筒体与导爆管结合部位留有一条与筒体中轴线平行的狭缝,光电传感器固定装置固定在狭缝处,以便光电传感器接收导爆管传爆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示波器显示,从示波器记录的波形即可获得每一周导爆管传爆时间,从而计算传爆速度。本发明仅使用一个光电传感器即能在一次测试中获得多段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精确、数据可靠、减少测试程序,为导爆管传爆速度的测试提供简单精确的测试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起爆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导爆管传爆测试方法有实验室中的光电法、高速摄相法,现场测试中的通—断法、熔断法、破膜法、塞子法等,其中以光电法数据可靠、测试方法较为简单。
导爆管传爆速度光电测试法中,主要采用光电传感器接收一定长度导爆管传爆的光信号,由时间间隔记录仪记录信号间的时间,计算传爆速度,这种测试方法可以使用多个光电传感器,测试多段等间隔导爆管的传爆速度,计算多段的平均速度和标准偏差。
导爆管传爆速度高速摄像法测试中,主要采用高速相机拍摄导爆管传爆过程图像,采用图像分析技术,计算相邻时刻导爆管传爆的平均速度,该方法能够对导爆管传爆连续速度进行测试,2013年《爆破器材》(第4期,作者,胡升海,房泽法,熊鹏等)中《导爆管起爆与传爆过程的高速摄像研究》采用了这种方法对导爆管传爆速度进行测试,研究了导爆管的起爆和传爆过程。
导爆管传爆速度的现场测试中,主要采用时间间隔测试方法,测试方法简单,测试数据仅能满足现场要求,对于导爆管性能研究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实验室和现场测试中的存在的不足,仅用一只光电传感器即可在一次测试中获得导爆管多段传爆速度,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测试精度高以及便于普及的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
本发明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其测试系统包括:导爆管固定装置(1)、光电传感器固定装置(2)、光信号接收件(3)、示波器(4)、起爆装置(5)及被测导爆管(6),其测试特征在于:选取周长已知的导爆管固定装置,缠绕若干圈导爆管于固定装置上,将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光电传感器固定装置信号输出孔上,连接示波器,设置示波器参数,等待触发,由起爆装置引爆导爆管后,由示波器上显示的时间坐标读出每一缠绕段的传爆时间,并计算传爆速度。
本发明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导爆管固定装置采用筒体结构,筒体表面为螺旋状凹槽,便于导爆管缠绕和固定,沿固定装置平行中轴线方向留有通光圆孔,通光圆孔与凹槽间留有微孔,用于接收每一缠绕段导爆管传爆的光信号。
本发明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导爆管可采用两种形式缠绕在导爆管固定装置上,第一种方式将导爆管直接缠绕在固定装置螺旋凹槽上;第二种方式将导爆管固定装置沿筒体中轴装一旋转轴承,轴承固定在支架上,通过旋转导爆管固定装置将导爆管缠绕在螺旋凹槽上。
本发明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每一测试段导爆管长度由导爆管固定装置的螺旋凹槽的一周的长度确定,根据测试需求可选取不同周长的导爆管固定装置进行测试。
本发明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具体测试程序为:选取导爆管固定装置周长已知的筒体,将被测导爆管均匀紧密的缠绕在筒体螺旋凹槽上,筒体与导爆管结合部位留有一条与圆筒轴线平行的狭缝,光电传感器固定装置固定在狭缝处,以便光电传感器接收导爆管传爆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由示波器显示,从示波器记录的波形即可获得每一周导爆管传播时间,根据筒体的螺旋凹槽已知的一周长度,计算导爆管传爆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导爆管传爆速度测试新方法测试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肾脏泌尿科病患尿样采集装置
- 下一篇: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