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铱配合物和该配合物作为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8950.8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佐伦;刘宇;李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元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配合 作为 发光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一种金属铱配合物和该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金属铱配合物,具有[LA]3‑nIr[LB]n结构,其通式如(I)或(II)所示。本发明制备的金属铱配合物具有发光效率高、热稳定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可以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使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可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或有机电致发光照明光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铱配合物和该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在诸多性能上拥有比现有显示技术极大的优势,如具有全固态、自主发光、亮度高、高分辨率、宽视角(170度以上)、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3-10V)、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使得它在诸如照明系统、通讯系统、车载显示、便携式电子设备、高清晰度显示,甚至是军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有机电致发光过程中,三重态激子和单重态激子是同时生成的,通常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生成的比例为1:3,三重态激子主要发生非辐射衰减,对发光贡献极小,只有单重态激子辐射发光,有机电致荧光是单重态激子辐射失活的结果。因此,对有机/聚合物电荧光器件来说,发光效率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发光过程为单线态激子的发光。这样发光器件的最大内部量子效率仅为25%,最大发光外量子效率最大为5%左右。
如何同时利用单线态和三线态发光以提高发光效率成为OLED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用磷光材料代替荧光材料是实现磷光发射的基本方法。为了提高三线激发态的磷光量子产率,通常在磷光材料中引入重金属原子,借以提高激发态分子的自旋轨道偶合,缩短磷光寿命,使原来自旋禁阻的最近激发三线态到单线基态的跃迁变为允许,从而使材料的发光效率大大提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在众多重金属元素配合物中,铱配合物被认为是磷光材料的最理想选择。具有5d76s2外层电子结构的铱原子在形成+3价阳离子后,具有5d6电子组态,具有稳定的六配位八面体结构,使材料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同时,Ir(III)具有较大的自旋轨道偶合常数(ξ=3909cm-1),有利于提高配合物的内量子产量并降低发光寿命,从而提高发光器件的整体性能。
其中,Ir(ppy)3是Thompson与Forrest团队(文献Appl.Phys.Lett.75,4(1999))提出的最早的一种以铱为内核的绿色磷光材料。
专利US20100244004中提供了一种具有通式A的金属铱配合物,其中,金属铱右侧2-苯基吡啶作为第一配体通过C、N元素与铱通过配位键连接;金属铱左侧的吡啶片断连接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二苯并硒吩或咔唑基团与铱通过配位键连接。例如化合物A1。
此外,专利US06687266,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及其器件,通式如B所示,例如化合物B2。
目前,有机电致磷光材料的研究已经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开展,大量性能优良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陆续被开发出来。虽然日前铱配合物种类已有很多,但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仍面临许多关键问题,如何设计出新的性能更好的材料从而降低驱动电压,提高器件发光效率并增长器件的使用寿命,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铱配合物和该配合物作为发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制备的金属铱配合物具有发光效率高、热稳定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可以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使器件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元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元合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