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式建筑管材单管输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8568.7 | 申请日: | 202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7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戈俊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昶之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06 | 分类号: | B65G47/06;B65G47/24;B65G47/82;B65G47/8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42 | 代理人: | 包雪雷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建筑 管材 输送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堆叠式建筑管材单管输送机构,包括支撑壳体、限位机构、导向滑槽、定位导轨、翻转板、限位转板、调节机构、固定封板、定位滑板、支撑导板、导向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支撑壳体的前端面中心处弹性转动卡接有限位机构,且位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内端面开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滑槽。本发明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和定位机构,在进行单体输送时,导向机构能与定位机构配合,当导向机构回复至初始位置时,导向机构能通过定位挡板带动封盖板开启进料槽,同时当导向机构承载建筑管材进行输料时,此时封盖板则在弹簧杆的弹力带动下对进料槽的底部进行封闭,从而有效提高了导向机构对单体进行输送的稳定性与精确性,提高了对建筑管材单体输送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堆叠式建筑管材单管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各种管材是最为常见的施工材料,建筑管材能为建筑物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同时也能方便后续搭建各种临时辅助设置,从而提高工人们的施工效率,现有建筑管材在进行使用前,需要对建筑管材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在进行加工时,管材输送机构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加工机械之一,他能对管材进行快速的输送,从而方便后续对管材进行快速的处理加工,
但是现有的同一规格长度的建筑管材堆叠在一起进行单体输送时,对单体建筑管材的输送的精准性和稳定性存在不足,同时由于现有大多数机械属于定式机构,使得该输送机械不能进行尺寸大小的调整,从而不能对不同长度同一规格的建筑管材进行适应性输送,降低了装置的适应性能,所以急需堆叠式建筑管材单管输送机构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堆叠式建筑管材单管输送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堆叠式建筑管材单管输送机构,包括支撑壳体、限位机构、导向滑槽、定位导轨、翻转板、限位转板、调节机构、固定封板、定位滑板、支撑导板、导向机构和定位机构,
所述支撑壳体的前端面中心处弹性转动卡接有限位机构,且位于所述支撑壳体的内端面开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滑槽,所述支撑壳体的后端面端头处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且位于所述调节机构的外端面端头处固定安装有限位转板,所述限位转板的外端面转动卡接有用于导向的翻转板,所述翻转板的内端面转动卡接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导轨,且位于所述定位导轨的上端面对称滑动卡接有用于传输的导向机构,所述支撑壳体的上端面靠近后部处开设有进料槽,且位于所述进料槽的前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导板,所述进料槽的后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封板,所述固定封板和支撑导板的内端面对称滑动卡接有定位滑板,所述进料槽的底部弹性滑动卡接有定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挡板、连接转轴、定位套轴和连接弹簧,所述定位套轴的侧端面对称转动卡接有用于连接的连接转轴,且位于所述连接转轴和定位套轴之间通过连接弹簧进行弹性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轴的底端面均匀等距固定安装有四组限位挡板。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电机、传动导轴、限位卡盘、定位电机、安装卡座、螺纹杆和螺纹套筒,所述固定电机的前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传动导轴,且位于所述传动导轴的侧端面端头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卡座,所述安装卡座的内端面固定卡接有用于传动的定位电机,且位于所述定位电机的侧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传动导轴的外端面对称滑动卡接有用于定位的限位卡盘,且位于所述限位卡盘的内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
优选的,所述定位滑板包括连接侧板、卡接槽、安装套环、支撑导轨和滑动槽,所述连接侧板的侧端面对称开设有滑动槽,且位于所述连接侧板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导轨,所述支撑导轨的底端面靠近端头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套环,且位于所述支撑导轨的下端面开设有用于限位的卡接槽。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限位支板、支撑块、夹持板和导向滑板,所述支撑块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导向滑板,且位于所述导向滑板的侧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支板,所述支撑块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夹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昶之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昶之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8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