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7724.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适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德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1/02;B66B1/34;F16F15/07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362006 福建省泉州市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电梯 急救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包括电梯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上设有减震应急电气柜、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所述电梯本体的外部一侧垂直连接设有支撑底板,所述减震应急电气柜设于电梯本体的外部一侧且底部连接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照明装置设于电梯本体的内侧壁顶部,所述急救通讯装置设于电梯本体的内侧壁上且设于照明装置的下方,所述急救通讯装置和照明装置均与减震应急电气柜电连接;所述减震应急电气柜包括箱体、柜门、主减震弧、椭形块、限位块、升降板、电气柜以及副减震弧,所述箱体设于支撑底板上,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柜门转动设于箱体的通孔处,所述主减震弧设于箱体内底部四角,所述椭形块设于主减震弧上,所述限位块设于两椭形块之间,所述升降板设于限位块上,所述电气柜设于升降板上,所述副减震弧设于电气柜侧面与箱体侧面之间,所述副减震弧设于升降板上,所述电气柜内设置有应急电源;
所述急救通讯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控制器、蜂鸣器、通讯器、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所述电梯本体为双层设置,所述壳体设于电梯本体的双层内壁之间且靠近箱体设置,所述壳体后端设置有面板,所述面板上安装有螺栓与电梯本体连接,所述电池、控制器、蜂鸣器、通讯器设于壳体内,所述电池与应急电源电连接,所述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设于壳体前端,且所述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贯穿电梯本体的内壁设置,所述蜂鸣器、通讯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与通讯器、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形块呈半椭圆形设置,所述主减震弧呈四分之一圆形设置,所述椭形块与主减震弧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滑动设于两主减震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顶透气孔,所述箱体远离柜门的侧面上部设有箱后透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柜顶部设有弧顶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本体内设有扶手,所述电梯本体的内壁靠近箱体的一侧设有活动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部与箱体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减震垫。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梯急救系统的电梯急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设置的应急通讯按键和通讯解除按键,可以及时的通过通讯器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外部,同时通过蜂鸣器的设置可以形成声音警报有向外呼救的作用,备用的电池可以在电梯停电的时候向控制器、通讯器和蜂鸣器通电,可以在停电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及时报警通讯、可以快速有效的将信号传递出去;
S2:具有减震作用的减震应急电气柜在电梯停电或是急停状态下,还能保持稳定的状态,通过应急电源供电给照明装置,减少使用者的紧张感,电气柜内部产生热量使得空气受热经弧顶透气孔从箱顶透气孔流出,冷空气自箱后透气孔经弧顶透气孔流入电气柜,在弧顶透气孔、箱顶透气孔以及箱后透气孔之间冷热空气形成旋流,使得进气与出气效果得到提升;在电气柜受到震动后,纵向震动因椭形块在主减震弧上上下滑动而消减,横向震动在副减震弧的抑制下而消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德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德尔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7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