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7644.2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冰伟;马盼;刘冠楠;罗云昊;王花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盼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赵玮 |
地址: | 45005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监测 沉降 位移 观测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轴、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第三传动部和观测部。两个固定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等高固定在基坑的侧壁。第一传动部包括四个传动轮和环带,环带设置于四个传动轮的外侧。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部的前后两侧,均包括四个转盘、传动带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每个传送带设置于四个转盘的外侧。观测部第一指示针、第一传动件、第二指示针和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配置成将两个传动带的相对移动传递至第一指示针,第二传动件配置成将环带的转动传递至第二指示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建筑拔地而起,人们在利用向上空间的同时也在发掘地下空间的利用价值,高层建筑的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开拓都离不开基坑的开挖,建筑建设越高,地下空间开拓的越深对基坑围护的压力越大,基坑维护的重点便是基坑的沉降监测,沉降主要成因为泥受压增加,如加建建筑物,泥中水分流出,令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主要发生在污泥、粉粒、粘粒的泥层。另一原因为泥层中包含腐植质,当腐植质被分解,令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因土层结构和土面施力情况不同,不同部份的沉降皆不相同,引致不平均沉降。而常用的基坑监测为利用水准仪读取,或者安装GPS基坑监测网,利用水准仪读取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同时还达不到实时监测的目的;而安装GPS基坑监测网需要在基坑周边安装大量昂贵的GPS接收机,同时还必须占用大量的施工场地,在影响现场施工的同时还往往受制于现场的对空条件,在建设工地附近有大量高层建筑或者高功率的发射塔高压线时GPS基坑监测网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监测辅助装置无法用较低的成本快速准确判断基坑沉降是否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包括两个固定轴、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第三传动部和观测部。两个固定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等高固定在基坑的侧壁。第一传动部包括四个传动轮和环带;四个传动轮形成参考平行四边形,四个传动轮中其中相对的两个传动轮固定于固定轴;环带设置于四个传动轮的外侧。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部的前后两侧,均包括四个转盘、传动带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每个转盘均与一个传动轮同轴且转动设置,每个连接杆的一端均连接一个转盘,且第二传动部的两个连接杆和第三传动部的两个连接杆铰接;每个传送带设置于四个转盘的外侧,且与四个转盘的外表面静摩擦配合。观测部包括支架、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第一指示部包括第一指示针和第一传动件;第二指示部包括第二指示针和第二传动件。支架固定安装于连接杆,第一指示针转动安装于支架,第一传动件配置成将两个传动带的相对移动传递至第一指示针;第二指示针转动安装于支架,第二传动件配置成将环带的转动传递至第二指示针。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为转环,转环的轴线垂直于连接杆,且处于两个传动带之间,与两个传动带的侧面静摩擦配合,观测部还包括刻度盘,刻度盘设置于转环的外周,且安装于支架;第一指示针设置于转环以随转环转动,第一指示针指向刻度盘的一个刻度值。第二传动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转轴和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与环带的外表面静摩擦配合,第一转轴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支架;第一锥齿轮安装于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第二转轴转动安装于转环的内周壁;第二锥齿轮安装于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指示针设置于第二转轴的另一端以随第二转轴转动,第二指示针指向刻度盘的一个刻度值。
进一步地,基坑监测用沉降位移观测辅助装置还包括两个安装轴,四个传动轮中的另外两个传动轮安装于安装轴。
进一步地,固定轴的后端设置有安装钉,固定轴通过安装钉安装于基坑的侧壁。
进一步地,四个传动轮形成的参考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盼,未经马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