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屋面板柱头与新建结构柱合拢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7201.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0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峰;张静涛;杨庆泽;百世健;莫君;张润泽;尹双越;梁祺朕;桑兆龙;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D13/00;E04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单姣;王灵灵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屋面板 柱头 新建 结构 合拢 施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的屋面板柱头与新建结构柱合拢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房屋维修改造技术领域,该系统通过在屋面板底部的屋面板梁交叉位置处预留屋面板柱头,并且在屋面板柱头的底部预留插筋,插筋与结构柱钢筋连接。在新建结构柱的四周支设模板,模板的顶部为喇叭口形式,并且模板的顶部标高高于屋面板柱头的底部标高。采用无收缩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通过插筋与结构柱钢筋连接,可以增强施工缝部位的抗剪性能。通过设置顶部为喇叭口形式的模板,加大了施工机械可操作面,方便振捣棒下放。浇筑过程中通过屋面板预留的观察与灌注孔观测浇筑完成面高度,确保施工缝位置浇筑的密实性,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结构的整体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屋维修改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屋面板柱头与新建结构柱合拢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房屋维修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原结构的结构柱及屋面板拆除并新建。某些工程在逆作法拆除改造过程中,楼层板由上至下进行“逆作”施工,而结构柱由下至上进行“顺作”施工。将原结构屋面板及顶层结构柱拆除后进行新屋面施工,而此时顶层结构柱未能完成新建,因此需要采用合理的技术将已经施工完成的新屋面结构与后续施工的结构柱进行合拢。
屋面板与结构柱进行合拢的常规做法为:在屋面板施工时预留柱头,柱头位置与梁底平齐,对柱头植筋后与下部钢筋搭接或焊接,然后支设柱模板至顶部合拢段,对模板钻孔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但是这种做法的缺点是混凝土只能通过预留的孔道进行浇筑,过程中无法观测混凝土的浇筑情况,也无法进行振捣,最终导致混凝土密实度不符合要求,结构整体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板柱头与新建结构柱合拢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屋面板柱头与新建结构柱合拢施工系统,包括屋面板和新建结构柱,所述屋面板的底部设有屋面板梁,所述屋面板的底部、屋面板梁连接节点处还连接有屋面板柱头,所述屋面板柱头位于新建结构柱的正上方并且屋面板柱头的底部标高低于屋面板梁的底部标高,所述新建结构柱的周围设有模板,模板的顶部向远离屋面板柱头的斜上方延伸形成喇叭口,并且模板的顶部标高高于屋面板柱头的底部标高。
优选地,所述屋面板柱头的底部竖向连接有柱头插筋,所述新建结构柱的顶部绑扎有结构柱钢筋,并且所述结构柱钢筋的顶部与柱头插筋连接。
优选地,所述柱头插筋插入屋面板柱头内的深度与露在外部的长度相等。
优选地,所述屋面板沿竖向贯通开设有观察与灌注孔,所述观察与灌注孔位于新建结构柱的四周。
优选地,所述屋面板柱头的底部标高比屋面板梁的底部标高低300mm以上。
优选地,所述屋面板梁呈十字交叉设置,所述屋面板柱头位于屋面板梁的交叉点处。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屋面板柱头与新建结构柱合拢施工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拆除原结构屋面板和顶层结构柱;
步骤二、新建屋面板,在屋面板底部施工屋面板梁和屋面板柱头,在屋面板柱头底部预留施工缝,柱子底部用模板封堵 ;
步骤三、屋面板沿竖向贯通开设观察与灌注孔,观察与灌注孔位于新建结构柱的四周;
步骤四、在屋面板柱头底部预留柱头插筋,将结构柱钢筋的顶部与柱头插筋连接;
步骤五、屋面板完成后,采用提前搭设的临时换撑构件支撑屋面板;
步骤六、新建结构柱施工至屋面层时,在新建结构柱的周围设有模板,模板的顶部向远离屋面板柱头的斜上方延伸形成喇叭口,并且模板的顶部标高高于屋面板柱头的底部标高,并浇筑混凝土,浇筑时通过观察与灌注孔观察浇筑完成面高度;
步骤七、拆除模板后将多余混凝土剔除,形成梁柱接头。
优选地,步骤六中的混凝土为C40无收缩自密实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7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适应按摩臂及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按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