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刃型内冷刀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550.3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林亮亮;王珏;代平;邹伶俐;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C5/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刃型内冷 刀具 | ||
1.一种长刃型内冷刀具,包括一棒形体;所述棒形体分为切削部和柄部两段,且切削部和柄部在所述棒形体的中部位置一体相接;所述切削部中,由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向柄部方向螺旋延伸设有多个排屑槽,各排屑槽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为前刀面,所述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外周面相交形成圆周切削刃,所述切削部的外周面中与切削刃相接的面为后刀面;所述后刀面自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延伸至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形体的中心轴线位置,由柄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向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头方向延伸设有一个中心冷却孔,且中心冷却孔的一端通出柄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在靠近切削部和柄部的相接位置,由中心冷却孔向排屑槽方向发散设有多个射流冷却孔,各个射流冷却孔的一端分别与中心冷却孔相连通,各个射流冷却孔的另一端分别通至对应的排屑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冷却孔的另一端在靠近切削部和柄部的相接位置处与所述各个射流冷却孔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冷却孔的另一端沿着中心轴线延伸至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并通出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形体的外径为D,所述中心冷却孔的直径为d1,且0<d1≤0.15D;所述射流冷却孔的直径为d2,且0<d2≤0.15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头基于排屑槽设置齿隙,齿隙朝向切削旋转方向的面为底端切削刃前刀面,所述底端切削刃前刀面与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面相交形成底端切削刃,所述切削部的自由端的端面为底端切削刃后刀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冷却孔与棒形体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10°≤α≤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的自由端的端头设有与中心冷却孔的一端相接的锥形进水口,所述锥形进水口与柄部的自由端的端面相交处的进水口直径为d3,d1<d3≤2d1,锥形进水口的锥度为γ,20°≤γ≤6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冷却孔由靠近切削部和柄部的相接位置的中心冷却孔延伸至切削部的排屑槽与柄部的相接处而不干涉所述圆周切削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切削刃的轮廓为圆柱形、锥形或椭圆形;所述棒形体为高速钢、硬质合金、CBN和PCD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作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刃型内冷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冷却孔和/或射流冷却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5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