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230.8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曹冰伟;马盼;刘冠楠;罗云昊;王花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盼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芝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3 | 代理人: | 赵玮 |
地址: | 45005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变形 倾斜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基坑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组件和两个计量部,监测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轴、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第三传动部。第一传动部包括四个传动轮和环带。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部的前后两侧,均包括四个转盘、传动带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计量部包括计量线和计量柱。计量柱处于环带和一个传动带之间,计量线穿过计量柱,以使该计量柱滚动时带动该计量线的计量段缠绕。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在监测基坑是否均匀沉降时采用纯机械的方式,更能适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且成本低廉,能有效的对基坑进行监测且能够重复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种建筑拔地而起,人们在利用向上空间的同时也在发掘地下空间的利用价值,高层建筑的建设及地下空间的开拓都离不开基坑的开挖,建筑建设越高,地下空间开拓的越深对基坑围护的压力越大,基坑维护的重点便是基坑的沉降监测,沉降主要成因为泥受压增加,如加建建筑物,泥中水分流出,令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主要发生在污泥、粉粒、粘粒的泥层。另一原因为泥层中包含腐植质,当腐植质被分解,令泥体积减少,引致下陷。因土层结构和土面施力情况不同,不同部份的沉降皆不相同,引致不平均沉降。而常用的基坑监测为利用水准仪读取,或者安装GPS基坑监测网,利用水准仪读取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同时还达不到实时监测的目的;而安装GPS基坑监测网需要在基坑周边安装大量昂贵的GPS接收机,同时还必须占用大量的施工场地,在影响现场施工的同时还往往受制于现场的对空条件,在建设工地附近有大量高层建筑或者高功率的发射塔高压线时GPS基坑监测网将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基坑监测装置在监测基坑的不均匀沉降时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基坑变形倾斜的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组件和两个计量部,监测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轴、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第三传动部,两个计量部分别位于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之间、第一传动部与第三传动部之间。两个固定轴的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等高固定在基坑的侧壁。第一传动部包括四个传动轮和环带;四个传动轮形成参考平行四边形,四个传动轮中其中相对的两个传动轮固定于固定轴。环带设置于四个传动轮的外侧。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分别设置于第一传动部的前后两侧,均包括四个转盘、传动带和相互平行的两个连接杆;每个转盘均与一个传动轮同轴且转动设置,每个连接杆的一端均连接一个转盘,且第二传动部的两个连接杆和第三传动部的两个连接杆铰接;每个传送带设置于四个转盘的外侧,且与四个转盘的外表面静摩擦配合。计量部包括计量线和计量柱;计量线具有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固定端和位于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以外的自由端,且具有与环带平行的计量段;计量柱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处于环带和一个传动带之间,计量线穿过计量柱,以使该计量柱滚动时带动该计量线的计量段缠绕。
进一步地,计量部还包括用于安装计量柱的支架,支架可滑动地安装于连接杆上。
进一步地,支架上具有凸伸的两个限位柱,计量柱一端设置有卡线槽,限位柱位于卡线槽的下方,计量线从一个限位柱的下方绕过穿入卡线槽然后从另一个限位柱下方绕出。
进一步地,监测组件还包括两个安装轴,四个传动轮中的另外两个传动轮安装于安装轴。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轴的前后两端以及一个安装轴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分别与两个计量部对应的绕线柱,绕线柱的周壁上设置有绕线槽,各计量部的计量线从安装在固定轴上的一个绕线柱的绕线槽依次绕过设置于安装轴的绕线柱的绕线槽和绕过设置于另一个固定轴的绕线柱的绕线槽。
进一步地,两个计量线的自由端处于同一侧,两个计量柱均处于靠近计量线的自由端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盼,未经马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