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下双舱全自动隔离型内镜洗消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6221.9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梁;刘衡;刘豪;张京;翟鑫琦;翟淑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A61L2/18;A61L2/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孙佩佩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下 全自动 隔离 型内镜洗消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双舱全自动隔离型内镜洗消机,属于内镜清洗消毒器技术领域;包括上下排列的通道式舱体和控制系统,所述通道式舱体一端设置有装载门、另一端设置有卸载门,所述通道式舱体内设置有喷淋臂、负载清洗托盘和内灌流对接口,喷淋臂位于通道式舱体顶壁,负载清洗托盘活动安装在通道式舱体中部,内灌流对接口安装在负载清洗托盘顶部一侧,所述通道式舱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喷淋臂、内灌流对接口连接有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连接有动力系统,所述装载门位于装载房间侧、所述卸载门位于洁净房间侧,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装载门和卸载门单门开启;在提高内镜洗消室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避免洗消合格的内镜不会受到环境的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下双舱全自动隔离型内镜洗消机,属于内镜清洗消毒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镜诊疗过程中,内镜的周转方式多为单条周转,采用全自动洗消过程中,为满足周转需求,需要多台设备,占据空间较大,房间利用率较低;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为提高房间空间利用率,将两个内镜洗消槽水平横向排布,将两个槽子集成在一个设备框架内,这种结构相对两台单槽设备而言,在空间利用率上得到了提升,但是提升空间较小。
现有内镜的清洗消毒位于同一个房间内,污染的内镜和洁净的内镜在同一个房间内周转,同时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这对于洁净的内镜存在二次污染的概率,容易引起患者感染事件。
相关术语解释
传递窗:设置在两个房间之间用于传递物品的窗口;
舱体:全自动清洗机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空间,为清洗负载提供装载空间的腔体;
内镜:内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
装载门:用于装载负载的一侧的密封门;
卸载门:用于卸载负载的一侧的密封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下双舱全自动隔离型内镜洗消机,在提高内镜洗消室空间利用率的基础上,避免洗消合格的内镜不会受到环境的二次污染。
本发明所述一种上下双舱全自动隔离型内镜洗消机,包括上下排列的通道式舱体和控制系统,所述通道式舱体一端设置有装载门、另一端设置有卸载门,所述通道式舱体内设置有喷淋臂、负载清洗托盘和内灌流对接口,喷淋臂位于通道式舱体顶壁,负载清洗托盘活动安装在通道式舱体中部,内灌流对接口安装在负载清洗托盘顶部一侧,所述通道式舱体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喷淋臂、内灌流对接口连接有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连接有动力系统,所述装载门位于装载房间侧、所述卸载门位于洁净房间侧,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装载门和卸载门单门开启。
装载门、通道式舱体和卸载门组成密闭空间,装载门、卸载门不能同时开启,不能实现前后同时贯通;负载装载在负载清洗托盘上通过喷淋臂对负载外表面喷淋清洗,内灌流对接口一侧与通道式舱体上的管路系统连接,另一侧连接管腔类负载内灌流管道,对内表面实现灌流清洗;管路系统与内灌流对接口连接,将高压水流输送到管腔类负载内灌流管道内,为负载内管腔提供持续的冲洗水流。
舱体采用上下布局,节省占地空间。
装载门和卸载门位于房间的不同侧,将一个内镜洗消房间分割为两个房间,本发明作为两个房间之间用于传递物品的窗口,装载房间侧用于处理未经彻底清洗消毒的污染内窥镜,环境空气是相对污染的;洁净房间侧用于处理消毒完成后的洁净的内镜,环境空气是相互洁净的,同时两个门不能同时打开,因此装载门一侧污染的环境空气不能通过本发明专利与卸载门一侧洁净的空气的进行流通,保证了洗消合格的内窥镜不再受到环境的二次污染。
既完成了内镜的洗消工作,又完成了消毒合格的内镜的传递工作。
优选地,所述通道式舱体包括独立的上通道式舱体和下通道式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6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