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738.6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韩运成;任雷;陈思泽;李桃生;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G1/06 | 分类号: | G21G1/06;G21G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th 自持 循环 base sup 99 | ||
1.一种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器系统(1)、99Mo生产系统(2)和分离纯化单元(3);
所述加速器系统(1)用于加速、运输离子束流,并产生中子;
所述99Mo生产系统(2)从内到外依次包括中子倍增层(21)、232Th-233U盐溶液(22)、中子反射层(24)和屏蔽层(25);所述中子倍增层(21)与所述加速器系统(1)相连,用于产生高中子通量,并与所述232Th-233U盐溶液(22)反应;所述232Th-233U盐溶液置于裂变反应容器(23)中,用于233U(n,f)99Mo反应生产99Mo,同时,中子与232Th反应转化为233U,以达到Th-U自持循环;
所述分离纯化单元(3)与所述99Mo生产系统(2)连接,用于99Mo的分离提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器系统(1)沿离子束流传输方向依次包括离子源(11)、准直器(12)、加速器(13)与靶腔(14);所述靶腔(14)内设有靶(15),靶腔外周设有所述中子倍增层(21);其中,所述离子源(11)产生离子,所述离子经过所述准直器(12)、加速器(13),轰击在所述靶腔(14)内的靶(15)上,以产生中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源(11)为质子束或者氘离子束,所述靶(15)为重核靶铅或汞或钨,或者所述靶(15)为靶腔(14)内的气态氘靶或者氚靶,通过发生重核裂变或者氘氘聚变或者氘氚聚变反应发射中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子倍增层(21)用于对中子进行倍增与慢化,从而得到高中子通量;
所述232Th-233U盐溶液(22)与中子倍增层(21)、裂变反应容器(23)分别连接,用于产生放射性同位素99Mo,同时,中子与232Th反应转化为233U;
所述裂变反应容器(23)用于容纳所述232Th-233U盐溶液(22);
所述中子反射层(24)位于所述裂变反应容器(23)外周,并与所述屏蔽层(25)连接,用于反射中子以减少中子损失以及慢化中子;
所述屏蔽层(25)用于屏蔽中子及光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器系统(1)产生的快中子进入中子倍增层(21),经多次(n,2n)反应,能量降至倍增阈值,同时,部分中子被慢化至热中子区,此区间内233U有较大裂变截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h-U自持循环的99Mo次临界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子倍增层(21)的材料为铍,或者铋,或者铅,或者铅铋合金;中子反射层(24)的材料为石墨,或者重水,或者氢化锂,或者氢化锆,或者含硼聚乙烯,或者聚乙烯;屏蔽层(25)的材料为铅,或者铜,或者铁,或者混凝土,或者上述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7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