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头焦碳化反应后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5617.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4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民;杨宗伟;石明朋;毛全邦;李法军;王康;卢海涛;都淑洁;张珊珊;李洋洋;郑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5/00 | 分类号: | C10B5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蔡绍强 |
地址: | 2518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焦碳 反应 后续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接头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头焦碳化反应后续处理工艺,焦炭塔反应后吹气条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用高温高压蒸汽吹气,高温高压蒸汽为2.5‑3.5MPa,400‑500℃,维持塔内生焦反应;第二阶段:采用中低压蒸汽,蒸汽条件是1.0‑2.0MPa,260‑380℃,继续吹扫未完全反应的油气;第三阶段:低压蒸汽大量吹扫,蒸汽条件是0.2‑0.6MPa,150‑240℃。本发明处理的接头焦碳化反应程度最优,性质比较均一,最大程度减少生焦上部的性质差异;生焦冷却采用阶梯式分布冷却法,降温速度一致,生焦内部结构均一,颗粒强度系数上部、中部、下部差别不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接头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头焦碳化反应后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接头焦为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用针状焦,针状焦是碳素材料中大力发展的一种优质碳种,是生产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由于针状焦具有良好的石墨化性能,用其生产的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电极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抗热震性和抗氧化性能。电炉使用由针状焦制造的的超高功率电极和普通电极相比,可使冶炼时间缩短30-50%,节电10-20%以上,生产能力可增加1.3倍,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目前,针状焦的制备过程基本包括原料预处理、延迟焦化和煅烧三个工艺工程。聚结在焦炭塔内的针状焦生焦经吹汽、给水冷焦、泡焦、排水后,用高压水泵送来的高压水进行水力除焦,生焦焦和水一同流入储焦池。切焦水经沉淀分离焦粉后,由切焦水提升泵提升至冷、切焦水罐,以备下一周期冷焦或切焦使用。
存在的缺点:不节能、成本高;无法准确判断生焦的降温程度;吹气条件较低,导致生焦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头焦碳化反应后续处理工艺,节能环保,成本低,同时能够保证生焦内部结构均一,颗粒强度系数上部、中部、下部差别不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焦碳化反应后续处理工艺,针状焦原料经换热和焦化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焦炭塔发生裂解和缩合反应,通过放热及吸热进行裂化生成针状焦生焦,焦炭塔反应后吹气条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先用高温高压蒸汽吹气,高温高压蒸汽为2.5-3.5MPa,400-500℃,维持塔内生焦反应;
第二阶段:采用中低压蒸汽,蒸汽条件是1.0-2.0MPa,260-380℃,继续吹扫未完全反应的油气;
第三阶段:低压蒸汽大量吹扫,蒸汽条件是0.2-0.6MPa,150-240℃。
其中:
第一阶段高温高压蒸汽优选为3.0MPa,480℃。
第二阶段蒸汽条件优选为1.5MPa,300℃。
第三阶段蒸汽条件优选为0.4MPa,200℃。
焦炭塔反应后吹气条件的三个阶段为一个周期。接头焦碳化反应完成后根据焦炭塔内空高、焦炭塔的壁温等参数的不同,按照一定比例优化组合,确保反应的持续进行。吹气条件完成后再用水进行冷却、降温,此时给水一定保证给水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处理的接头焦碳化反应程度最优,性质比较均一,最大程度减少生焦上部的性质差异;生焦冷却采用阶梯式分布冷却法,降温速度一致,生焦内部结构均一,颗粒强度系数上部、中部、下部差别不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京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康预测方法
- 下一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用针状焦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