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熔丝修调电路及其修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5611.4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毛晓峰;黄朝刚;李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94 | 分类号: | H03K19/09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熔丝修调 电路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反熔丝修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熔丝修调电路包括恒流源电路、检测电路、反熔丝、隔离限流电路、电源电压VDD,所述恒流源电路以电源端为起点顺序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所述隔离限流电路和所述反熔丝;
所述恒流源电路包括偏置电压VB、PMOS场效应管PM1、PM1的寄生体二极管PD,所述偏置电压VB给所述PMOS场效应管PM1提供合适的偏置,恒流源电流Ic为100nA;所述电源端与所述PMOS场效应管PM1的源极连接,所述偏置电压VB与所述PMOS场效应管PM1的栅极连接;
所述检测电路由PMOS场效应管PM3、NMOS场效应管NM1与NMOS场效应管NM2组成;所述NMOS场效应管NM1的宽长比为0.5/10,以提高阈值电压VTH和减小所述检测电路的工作电流;所述电源端与所述PMOS场效应管PM3的源极连接,所述PMOS场效应管PM3的栅极与所述NMOS场效应管NM1的栅极及所述PMOS场效应管PM1的漏极相互连接,所述PMOS场效应管PM3的漏极与所述NMOS场效应管NM1的漏极连接且输出修调逻辑信号TSi,所述NMOS场效应管NM1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NMOS场效应管NM2的漏极和栅极,所述NMOS场效应管NM2的源极接地;
所述隔离限流电路由串联的P型通用二极管D1与P型通用二极管D2构成,所述P型通用二极管D1和P型通用二极管D2位于不同N阱中,所述P型通用二极管D1的阴极与修调输入引脚Ti连接,所述P型通用二极管D2的阳极与所述PMOS场效应管PM1的漏极连接;或者,所述隔离限流电路仅由P型通用二极管D1构成,所述P型通用二极管D1的阴极与修调输入引脚Ti连接,所述P型通用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PMOS场效应管PM1的漏极连接;
所述反熔丝由PMOS场效应管PM2构成,所述PMOS场效应管PM2的源极与栅极均连接在修调输入引脚Ti,所述PMOS场效应管PM2的漏极接地;
当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状态电压VS大于某个阈值电压VTH(VTH≥1.5V)时,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修调逻辑信号TSi为低电平;当所述检测电路检测到状态电压VS小于阈值电压VTH时,所述检测电路输出的修调逻辑信号TSi为高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熔丝修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通用二极管由依次形成包容关系的P型衬底、N阱、N型重掺杂区、P型重掺杂区构成;所述PMOS场效应管由依次形成包容关系的P型衬底、N阱、N型重掺杂区、P型重掺杂区、多晶硅栅构成;当PMOS场效应管作为反熔丝,所述多晶硅栅接高电压时,反熔丝PM2的栅极连接修调输入引脚Ti,PM2的栅极为高电压,其栅极不起作用,故作为反熔丝的PMOS场效应管PM2具有和P型通用二极管完全相同的工艺层次和结构,二者的耐压即N型重掺杂区和P型重掺杂区之间的PN结反向击穿电压是相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6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