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595.9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6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卫东;孙伟光;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安赫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H05K5/02;H05K5/03;H05K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母线 在线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属于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技术领域,通过接口组件连接RS485总线、光纤和以太网,并通过接口线分线组件进行对导线的分类,实现进一步分线进行好维修好保护的功能,通过侧板组件上设的卡位组件可以将不同的塑壳框架进行连接稳固,通过防尘板组件可以对面板组件进行防尘,通过面板组件实现直观的观察可控制的功能,通过塑壳框架和第三连接板之间、塑壳框架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塑壳框架和侧板组件组件以及塑壳框架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皆通过弹性卡杆组件实现便捷的维修和拆卸观察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属于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母线是控制电源,信号电源,保护电源,交流电压,交流电源等共用汇积线,一般放在保护盘柜顶,用铜棒、铝排或电缆连接,起到汇集、分配电能的作用,属于环网供电方式。可节省二次电缆,使回路简单化,缺点是有可能造成大范围保护、控制回路直流电源消失。电源回路还有用辐射式接线方式的,每个保护的电源、每个断路器的控制电源直接由交直流分配屏分别引接,交流电压有专用的电压分配屏,也采取辐射方式引接到各个保护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其结构骨架之间无法进行简单拆卸,导致在维修不同板块的时候并不便捷,另外针对其多组小母线的梳理也没有分线梳线的结构导致线与线之间容易混乱纠缠,其次对内部的电路板固定方式比较传统因此会很费时费力,为此设计一种智能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来优化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智能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将需要连接的小母线插入至小母线接口上,然后将小母线分别放置在第一分线板组件上实现分线的功能,其小母线接口位于塑壳框架内的导线通过第二分线板组件进行分线避免线与线之间的交错,导致在维修的时候不够便捷的问题,通过接口组件连接RS485总线、光纤和以太网,并通过接口线分线组件进行对导线的分类,实现进一步分线进行好维修好保护的功能,通过侧板组件上设的卡位组件可以将不同的塑壳框架进行连接稳固,通过防尘板组件可以对面板组件进行防尘,通过面板组件实现直观的观察可控制的功能,通过塑壳框架和第三连接板之间、塑壳框架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塑壳框架和侧板组件组件以及塑壳框架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皆通过弹性卡杆组件实现便捷的维修和拆卸观察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智能小母线在线监控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塑壳框架,所述塑壳框架的顶部插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部设有面板组件,所述底座和塑壳框架的两侧设有侧板组件,且侧板组件之间设有卡位组件,所述塑壳框架的侧上方插入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接口组件,所述塑壳框架的一侧插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塑壳框架的内侧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板处设有第二分线板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中部设有第一分线板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外侧设有小母线接口,所述塑壳框架的侧顶部安装有接口线分线组件,所述底座的内底部两侧设有电路板卡位组件,所述电路板卡位组件插入有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中央处理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面板组件的顶部铰接有防尘板组件。
优选的,所述塑壳框架和第三连接板之间、塑壳框架和第一连接板之间、塑壳框架和侧板组件组件以及塑壳框架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皆通过弹性卡杆组件连接;
所述弹性卡杆组件包括插杆和限位橡胶圈,所述插杆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一连接板一侧四角处,所述限位橡胶圈套设在所述的外侧中部处。
优选的,所述面板组件包括控制面板、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的顶部一侧等间距设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面板的顶部另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顶部处,且所述显示屏底部连接有贯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线排,所述线排与数据采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塑壳框架顶部靠近中间处安装有U型架,所述线排贯穿所述U型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安赫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安赫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