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挤出残胶自动循环吹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5433.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3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石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广宇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7 | 分类号: | B29C48/27;B29C48/25;B29C48/154;F16F15/067;H01B13/14;H01B13/2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罗崇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挤出 自动 循环 吹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缆挤出残胶自动循环吹气装置,本发明涉及残胶吹气技术领域。在轴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板,套管的内部贯穿有弹簧软管,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吹气管与弹簧软管的一端相接,弹簧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六角螺母和垫片固定连接有吹气嘴,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皮带,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万向轮,所以本结构,不仅可以自动循环吹气,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且还可根据眼模的位置,相应的调节吹气嘴的角度方向,从而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使其吹出的方向更加精确,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实现快速移动以及高度调节,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残胶吹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挤出残胶自动循环吹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也为线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线缆制造业所形成的庞大生产能力让世界刮目相看。伴随着电力、通信、轨道交通、汽车以及造船等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而现有的线缆制作,在挤出TPU等材料时,眼模处会形成一圈残胶,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而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是人工手动进行清除,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还增加了劳动成本,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线缆挤出残胶自动循环吹气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挤出残胶自动循环吹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线缆制作,在挤出TPU等材料时,眼模处会形成一圈残胶,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而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是人工手动进行清除,不仅速度慢,效率低,而且还增加了劳动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线缆挤出残胶自动循环吹气装置,包括PLC控制箱和电机,所述PLC控制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调节组件,所述PLC控制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板,所述PLC控制箱的后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继电器和电磁阀,所述第一支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贯穿有弹簧软管,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通过吹气管与弹簧软管的一端相接,所述弹簧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六角螺母和垫片固定连接有吹气嘴,所述轴杆的外部且位于PLC控制箱的上端套接有从动轮,所述电机的动力驱动端套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部共同套设有皮带;
所述移动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外部一端且位于第一支板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套管的内部且位于弹簧软管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箱相接,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相接,所述吹气嘴的出气端直径小于近气端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板的两端且位于PLC控制箱的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支板,所述PLC控制箱的内部一侧自上而下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散热风扇。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箱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等距离的进气孔,另一侧且与散热风扇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出气扇叶。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组相对称的滑柱,所述连接板的两端滑动连接在滑柱的外部,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部固定粘贴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相对称的空心柱,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部且位于空心柱相对应处固定安装有两组相对称的实心柱,所述实心柱贯穿在空心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套管为至少120°倾斜角设置,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相邻端面的四角处共同通过缓冲弹簧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广宇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广宇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54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