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4965.7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松;王菁华;刘威;孙益敏;李月兴;郭新明;王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20;B01J20/32;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五大连池 碳酸 矿泉 水中 含量 方法 | ||
一种降低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含量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去除水中镍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水处理技术大多应用于污水,不适用于降低矿泉水中镍的问题。方法:将活性炭浸入到硝酸溶液中,得到改性后的活性炭;将改性后的活性炭投加到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进行吸附,得到去除镍的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去除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镍的去除率可达13.81%。本发适用于去除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的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水中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矿泉水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品,超市、商场、小卖部、便利店,它的身影无处不在。五大连池火山岩中的地下水运动形成了多处含有丰富化学成分的天然冷矿泉,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具有极高的医疗保健作用。五大连池矿泉水属于锶硅质重碳酸盐-碳酸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其中锶、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共4项指标均达到GB8537界限指标的要求(界限指标只要有一项符合即可),为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内矿泉水水源水大多属于不含气型,五大连池矿泉水天然含二氧化碳,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珍稀矿产资源。重碳酸型矿泉水除饮用外,也深受调酒师的喜爱,用途十分广泛,前景可观。
由于工业污染和城市的迅速发展,不断有水污染事件发生,饮用水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Ni2+作为水体中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易被生物富集,对人体有毒,亦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对于水体中镍的去除,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膜分离技术和吸附法。水处理技术大多应用于污水,矿泉水中镍的处理方法及工艺研究较少。矿泉水应为天然无添加,不能人为添加成分。而且矿泉水标准中规定,生产只可以通过曝气、倾析、过滤等方法除去矿泉水中不稳定因素。诸多方面对降低矿泉水中镍的方法都进行了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水处理技术大多应用于污水,不适用于降低矿泉水中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含量的方法。
一种降低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含量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活性炭浸入到硝酸溶液中,得到改性后的活性炭;
二、将改性后的活性炭投加到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进行吸附,得到去除镍的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天然冷矿泉属于国家宝贵的矿产资源,重碳酸型矿泉水是五大连池矿泉水的特色代表,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进入人体后在胃液中形成碳酸氢根缓冲溶液,有利于维持人体胃液中胃酸pH的稳定,增进食欲,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不但清凉可口,而且还有杀菌效果,抑制细菌繁殖,杀死敏感的细菌,但是矿泉水应为天然无添加,不能人为添加成分。而且矿泉水标准中规定,生产只可以通过曝气、倾析、过滤等方法除去矿泉水中不稳定因素。诸多方面对降低矿泉水中镍的方法都进行了限制,本申请创新性的采用改性的活性炭吸附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的镍,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去除率高、无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低、选择性强等优点;
二、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去除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镍的去除率可达13.81%。
本发适用于去除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的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一种降低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镍含量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将活性炭浸入到硝酸溶液中,得到改性后的活性炭;
二、将改性后的活性炭投加到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中进行吸附,得到去除镍的五大连池重碳酸矿泉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