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4775.5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乃应 |
主分类号: | F24S20/40 | 分类号: | F24S20/40;F24S60/30;F24S50/00;F24S50/40;F24S80/6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王博飞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加热 混合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热水箱体(2)、加热介质储存桶(3)、进水管(4)、热水输出管(5)和高温水输出管(6),所述外壳(1)的外部设置有加热介质储存桶(3),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热水箱体(2),所述外壳(1)与所述热水箱体(2)之间填充有保温材料,所述热水箱体(2)连通有所述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外壳(1),所述热水箱体(2)内部设置有加热筒(7),所述热水箱体(2)的内壁与所述加热筒(7)的外壁之间为热水腔(21),所述加热筒(7)为双层套筒结构,所述双层套筒的夹层为隔热层(71),所述加热筒(7)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箱(8),所述电加热箱(8)的外壁与所述加热筒(7)的内壁之间为加热腔(72),所述加热腔(72)内填充有储热介质,所述电加热箱(8)内部设置有电加热管(81),所述电加热管(81)与电源相连接,所述电加热箱(8)通过加热介质输入管(82)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接,所述电加热箱(8)的下端通过加热介质回流管(83)与所述加热介质储存桶(3)相连接,所述加热介质储存桶(3)通过加热介质输出管(31)与太阳能集热器相连接,所述热水输出管(5)的一端位于所述热水腔(21)内,所述热水输出管(5)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外壳(1),所述高温水输出管(6)包括:进水段(61)、加热段(62)和出水段(63),所述加热段(62)位于所述加热腔(72)中,所述进水段(61)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段(62)相连接,所述进水段(61)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加热筒(7)且位于所述热水腔(21)内,所述出水段(63)的一端与所述加热段(62)相连接,所述出水段(63)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外壳(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段(63)和所述热水输出管(5)伸出所述外壳的一端均与自动恒温器(9)连接,所述自动恒温器(9)还设置有日用水恒温输出管(91)和暖气恒温输出管(9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7)的上端与所述热水箱体(2)的内壁上端贴合固定,所述加热筒(7)的下端与所述热水箱体(2)的内壁下端贴合固定,所述加热筒(7)还设置有储热介质倒入管(73),所述储热介质倒入管(73)与所述加热腔(72)相连通,所述储热介质倒入管(73)用于向加热腔(72)中加入储热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箱(8)的上端贯穿伸出外壳,所述加热介质输入管(82)设置于所述电加热箱(8)的上端,所述电加热箱(8)的下端还连通有加热介质排出管(84),所述加热介质排出管(84)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外壳(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段(62)螺旋套设于所述电加热箱(8)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储存桶(3)还设置有排气管(32)、液位计(33)和加热介质倒入管(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4)处设置有水位控制器(4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还包括:暖气回流管(22)和热水箱排水管(23),所述暖气回流管(22)的一端位于热水腔(21)中,所述暖气回流管(22)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外壳(1),所述热水箱排水管(23)用于排出热水腔(21)中的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电加热混合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71)为真空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乃应,未经李乃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7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