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散围岩扩张网支护快速施工方法及扩张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04261.X | 申请日: | 202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5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伍毅敏;梁炜明;傅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D9/10 | 分类号: | E21D9/10;E21D11/10;E21D11/15;E21D23/03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李金伟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散 围岩 扩张 支护 快速 施工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隧道挖掘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松散围岩扩张网支护快速施工方法及扩张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松散围岩上钻超前导向孔;将扩张网插入至超前导向孔内;将扩张设备搭载于具有向前推进力的推进设备上;将扩张设备从扩张网的一端插入,并在推进设备的推进力作用下逐渐插入至超前导向孔内;启动扩张设备,对扩张网撑开的同时并对松散围岩进行挤压,使得超前导向孔的孔径扩大;扩张设备恢复至初始收缩状态,推进设备推动扩张设备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后再启动扩张设备,以此循环,使得扩张设备逐渐将整个超前导向孔的孔径进行扩大;向扩大孔径后的超前导向孔内进行围岩支护得到救援通道。具有操作简单快捷、救援时间短和安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隧道挖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松散围岩扩张网支护快速施工方法及扩张设备。
背景技术
隧道塌方是软弱围岩隧道施工经常发生的事故,由于软弱围岩的围岩稳定性较差,使得隧道塌方事故很难避免。隧道塌方后,由于塌方围岩比较松散,容易扰动,强度低,无法形成稳定的挖掘通道,这样无法快速有效的形成救援通道,目前的做法都是从塌方外部直接将塌方的围岩进行挖掉,这样挖掘面积大,工程量大,会影响到救援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散围岩扩张网支护快速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塌方后存在救援通道形成慢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松散围岩扩张网支护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松散围岩上钻超前导向孔;
S2、将待扩张的扩张网插入至所述超前导向孔内;
S3、将处于初始收缩状态的扩张设备搭载于具有向前推进力的推进设备上;
S4、将所述扩张设备的导向头从所述扩张网的一端插入,并在所述推进设备的推进力作用下逐渐插入至所述超前导向孔内;
S5、启动所述扩张设备,对所述扩张网撑开的同时并对松散围岩进行挤压,使得所述超前导向孔的孔径扩大;
S6、所述扩张设备恢复至初始收缩状态,所述推进设备推动所述扩张设备向内移动一段距离后再启动所述扩张设备,以此循环,使得所述扩张设备逐渐将整个所述超前导向孔的孔径进行扩大;
S7、向扩大孔径后的所述超前导向孔内进行围岩支护得到救援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超前导向孔的孔径为0.2m-0.5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网为高强度纤维网或钢丝绳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前导向孔进行扩孔后的直径为0.5m-0.8m。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6中,所述扩张设备每扩张一段距离后,退出所述超前导向孔,待对扩张后的所述超前导向孔进行围岩支护后再将所述扩张设备重新插入至所述超前导向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7中,所述围岩支护采用喷射速凝混凝土进行表层快速支护;或者,所述围岩支护采用环氧树脂管道进行表层快速支护;或者,所述围岩支护采用高强度轻型管道进行表层快速支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设备包括所述导向头、中心杆、驱动件、安装接头和扩张铰接连杆组件,所述扩张铰接连杆组件一端固定在中心杆,另一端活动设置,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中心杆上并驱使所述扩张铰接连杆组件活动,以使其径向收缩或扩张,所述安装接头用于与推进设备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铰接连杆组件包括固定环、活动环、多组连杆组件以及多个抵压板,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固定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活动环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相互铰接,所述抵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铰接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4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