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03549.5 | 申请日: | 2021-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华;邱欣晨;吴君涛;赵爽;涂园;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卡扣式 装置 带承台 桩基 偏心 竖向 方法 | ||
1.一种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振平台(4)和卡扣式激振加载环(13);
所述激振平台(4)由两个半环形的对半式平台结构(1)拼接而成,且两个对半式平台结构(1)的拼接位置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所述激振平台(4)能够整体环绕安装于承台(15)下方的待测桩基(14)上,且在安装状态下其顶部为水平的平台,激振平台(4)与待测桩基(14)之间不能相对移动;
所述卡扣式激振加载环(13)包括若干带肋分解组件(8)和若干附加分解组件(11);所述带肋分解组件(8)的主体呈板状,相邻带肋分解组件(8)之间通过卡扣结构相连,组装成能够环绕于承台(15)下方待测桩基(14)上的第一加载环,用于对所述激振平台(4)的顶部平台施加竖向激振;所述带肋分解组件(8)和附加分解组件(11)上分别设有能够相互拼合的榫卯结构,所述附加分解组件(11)能够通过所述榫卯结构一一对应可拆卸式固定于第一加载环的带肋分解组件(8)上,在第一加载环的内侧形成附加的第二加载环;所述第一加载环和第二加载环中用于与所述激振平台(4)配合撞击的底面均为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连接件为设置于对半式平台结构(1)两端的限位板(2)和螺栓(3),在每个拼接位置的两个对半式平台结构(1)端部均固定有一组开设内螺纹孔的限位板(2),两个对半式平台结构(1)端部通过在一组限位板(2)中插入螺栓(3)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套于承台(15)下方待测桩基(14)上的卡扣式激振加载环(13)与待测桩基(14)之间存在间隙,使卡扣式激振加载环(13)能够沿待测桩基(14)上下垂直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宽度为待测桩基(14)桩径的0.025~0.05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结构为分别设置于带肋分解组件(8)两侧连接部位的肋型插件(6)和插槽(7),相邻两个带肋分解组件(8)通过肋型插件(6)和插槽(7)配合构成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为设置于所述带肋分解组件(8)表面的第一凸台(5)以及设置于附加分解组件(11)表面的凹槽(10),附加分解组件(11)通过凹槽(10)扣合于带肋分解组件(8)的第一凸台(5)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分解组件(11)的表面还设有第二凸台(9),且第二凸台(9)与凹槽(10)分别设于附加分解组件(11)的两个对向表面,所述的第二加载环由多层附加分解组件(11)叠加组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卡扣式装置的带承台桩基无偏心竖向激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平台(4)的径向厚度为待测桩基(14)桩径的1/1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5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手机app和云平台的智能门禁系统
- 下一篇:单机械手的上下料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