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路模型分析的海底电缆埋深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03548.0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2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星;林钰;王力为;李茜;李豪;周洋华;苏天赐;张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铭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Q10/04;G06Q50/06;G06F113/16;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型 分析 海底 电缆 预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热路模型分析的海底电缆埋深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海底电缆的缆芯温度、载流量和埋设环境温度为输入数据,结合具体海底电缆结构参数,建立起三芯电缆并联结构稳态热路模型,基于海底电缆缆芯温度数据,提取数据特征,抛开载流量变化和埋设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利用热路模型实现对海底电缆埋深的预测;
所述三芯电缆并联结构稳态热路模型具体为:
由于三芯电缆通入电流后,电缆会产生功率损耗,并以热能的形式向外传导;电缆各层内外表面的温度梯度与通过各层的热流服从傅里叶导热定律,当电缆温度场达到稳定以后,参考传热学中建立多层材料热路的做法,将相同热阻率的材料归结为一层热阻,其次根据三芯电缆的温度场分布特征,不同结构的边界在同一等温线上时可作为热路模型中的节点;依据海缆的几何结构,将三个线芯支路并联排列,直至填充层处合并为一条支路,得到三芯电缆稳态热路模型;
T2×[3×(1+λ1)×I2R+3Qd]+θ2=θ1 (2)
T3×[3×(1+λ1+λ2)×I2R+3Qd]+θ3=θ2 (3)
3×(T3+T4)×[(1+λ1+λ2)×I2R+Qd]+θamb=θ2 (4)
由式(1)-(4)得出:
式中,R为导体交流电阻,θamb为海底电缆埋设环境温度,θ3为电缆外护套表面温度,θ2为铠装层温度,θ1为绝缘外表面及金属屏蔽层温度,θ0为缆芯温度,T1为绝缘材料热阻,T2为内衬层热阻,T3为外被层热阻,T4为海底电缆埋设环境热阻,Qd为单个线芯绝缘及绝缘层屏蔽层的介质损耗,λ1为单个线芯金属套及屏蔽的损耗因素,λ2为单个线芯铠装层的损耗因素,海底电缆敷设环境温度和缆芯温度、海底电缆埋设环境热阻的关系,如式(5)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路模型分析的海底电缆埋深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开载流量变化和埋设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将输入数据的缆芯温度数据带入三芯电缆稳态热路模型,根据IEC 60287标准计算导体交流电阻R和T1、T2、T3、λ1、λ2和Qd,得到海底电缆导体交流电阻后,根据海缆初始敷设数据和输入数据的载流量数据,计算得出由于载流量变化产生的缆芯温度变化值,将输入数据的缆芯温度数值减去载流量影响的缆芯温度变化值,得到排除载流量变化的缆芯温度数据后,将其减去埋设环境温度变化值就能得到海底电缆在埋深变化后的缆芯温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路模型分析的海底电缆埋深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热路模型计算得出实时埋深数值:
根据海底电缆埋设环境热阻T4:
式中,ρT为海底电缆埋设附近土壤的热阻系数,L为海底电缆埋深,De为海底电缆的外被层外径;基于由海底电缆埋深变化得到的缆芯温度数据和公式(6),通过已知的海底电缆外被层外径和海底电缆埋设附近土壤的热阻系数,便可推算得出海底电缆的埋深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铭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四川铭学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5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节能减排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