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乳腺肿瘤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271.1 | 申请日: | 2021-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颜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旭东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4;A61B6/10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达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智能 乳腺 肿瘤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端医疗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乳腺肿瘤检测系统及方法,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滑动连接有滑动臂,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放置有座椅,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滑动臂和座椅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主体内滑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钼靶放射仪,所述主体内设有用于检测的检测组件,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位于转盘上方用于进行消毒的消毒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患者自行操作乳腺肿瘤检测,即节省患者时间也可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还能够在防止患者隐私泄露的同时对钼靶射线进行遮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端医疗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乳腺肿瘤检 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肿瘤是危害女性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且呈现年轻化、城市化、多样化,近年来, 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已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 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 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因此,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乳 腺癌治疗后生存率高,乳腺原位癌的5年相关生存率为100%,I期为84%~ 100%,II期为76%~87%,III期为38%~77%。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对乳腺肿瘤疾病的治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G经济会成为未来几年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它不仅是新一代的移动技术, 更是一种全新的网络,能够有效得而支撑、促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目前, 业界正在稳步推进4G向5G的过渡。一旦这些网络平台投产,亦将为医疗物联网 和医疗设备提供必要的平台支撑,5G网络的到来,将把医疗模式提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并为医学界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它能通过三大能力来帮助用户保持健 康:医疗物联网(IoMT),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和关键任务服务。当这三者汇聚 在一起时,能够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乳腺癌筛查的方法包括临床乳腺检查、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及乳腺 磁共振成像等,在目前众多的检查手段中,乳腺钼靶的检出率和符合率均居领先 地位,是乳癌普查不可缺少的最佳检测手段。但现有的乳腺钼靶检测时需要医护 人员时刻帮助患者进行检测,进而需要患者等待医护人员进行检测,不但耽误患 者时间也同样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待检测部位暴 露出来,这无法保障患者的隐私,另外钼靶射线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目前在检测 时,无法对钼靶射线进行遮挡,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结构紧凑, 能够自行检测、能够保障患者隐私、能够对靶射线进行遮挡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 智能乳腺肿瘤检测系统及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乳腺肿瘤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两侧滑动连接 有滑动臂,所述主体的顶部一侧放置有座椅,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控制滑动 臂和座椅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主体内滑动连接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一端转 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钼靶放射仪,所述主体内设有用 于检测的检测组件,所述主体的一侧设有位于转盘上方用于进行消毒的消毒组 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转动电机、丝杠、第一螺杆,所述转动电机和主体固定连 接,滑动臂内固定连接有丝杆螺母,转动电机和丝杠固定连接,丝杠和丝杆螺母 螺纹连接,丝杠和主体转动连接,座椅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杆和主体 转动连接,第一螺杆和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丝杠和第一螺杆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主体的顶部排布有多个第二滑杆,多个第二滑杆均和座椅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臂 内滑动连接有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旭东,未经颜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2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用NiTiFe-Ta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