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设备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3129.7 | 申请日: | 2021-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帆;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合创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4/40;B02C23/14;B02C23/10;B02C23/02;B03C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制备 再生 建筑材料 设备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设备及生产方法,涉及建筑垃圾技术领域;为了解决金属垃圾筛选的不充分的问题;该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刮板一,凹槽两侧内壁开设有滑动槽二,两个滑动槽二一侧内壁通过移动机构固定有电磁吸附套筒,刮板一为倾斜状态,刮板一靠近电磁吸附套筒一侧外壁设置有清理刷;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金属材料吸附;对进行粉碎;进行筛分;筛分收集。本发明通过进料漏斗向清理槽加入建筑垃圾,然后电磁吸附套筒在移动机构的带动下,会朝着刮板一方向移动,并且移动机构带动电磁吸附套筒转动,对金属垃圾进行吸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随着建筑业高速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建筑垃圾数量的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生态负荷,故而利用建筑垃圾的资源化,采用合理的制备再生建筑材料是必要的手段,因此需要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设备及生产方法。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78081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设备,包括破碎箱、筛分箱和提升机壳,所述筛分箱固定在破碎箱的顶端中间处,所述提升机壳固定在破碎箱的一侧面中间处,且提升机壳的一侧面顶端通过导料管与筛分箱内腔连通,所述筛分箱的顶端远离提升机壳的一侧安装有进料管,筛分箱的内腔的端中间处通过第一电推杆和支架固定安装有电磁筛分板,所述电磁筛分板两侧的筛分箱底端面均开有与破碎箱内腔连通的下料通道。上述专利中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设备存在以下不足:用电磁筛分板对金属垃圾进行吸附,然后倾斜电磁筛分板将金属垃圾倒出,在吸附过程中,别的垃圾很容易被金属垃圾阻挡一起残留在电磁筛分板上,造成筛选的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设备,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顶部内壁开设有凹槽,凹槽底部内壁设置有刮板一,凹槽两侧内壁开设有滑动槽二,两个滑动槽二一侧内壁通过移动机构固定有电磁吸附套筒,刮板一为倾斜状态,刮板一靠近电磁吸附套筒一侧外壁设置有清理刷,且刮板一的最高端低于电磁吸附套筒的最高端,凹槽通过刮板一形成有收集槽二和清理槽,清理槽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料漏斗,电磁吸附套筒位于清理槽内。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滑动块、丝杆、电机二和电机三,两个滑动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滑动槽二底部内壁,电磁吸附套筒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动块一侧外壁,丝杆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滑动槽二一侧内壁,其中一个滑动块通过螺纹连接于丝杆圆周外壁。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二设置于处理箱一侧外壁,电机二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相连接,电机三设置于其中一个滑动块一侧外壁,电机三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电磁吸附套筒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清理槽底部内壁开设有漏出口,漏出口两侧外壁分别转动连接有密封盖,两个密封盖底部外壁分别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设置于处理箱一侧内壁,处理箱内壁设置有粉碎机构,漏出口位于粉碎机构上方。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粉碎机构包括两个弧形引流板、两个粉碎辊、两个以上粉碎齿和两个挡板,两个弧形引流板分别设置于处理箱两侧内壁,两个粉碎辊分别转动连接于处理箱一侧内壁,两个以上粉碎齿分布均匀的设置于两个粉碎辊圆周外壁,且两个粉碎辊上的粉碎齿交错设置,两个挡板分别设置于处理箱两侧内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引流板底部外壁分别设置有清理齿一,一个清理齿一位于两个粉碎齿之间,两个挡板靠近底部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清理齿二,一个清理齿二位于两个粉碎齿之间,处理箱一侧外壁设置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两个粉碎辊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合创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合创四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3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