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02768.1 | 申请日: | 2021-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郭昊伦;马志勇;吴学锋;马志军;万尧玥;胡其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红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2 | 分类号: | B29C70/42;B29C70/5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30 | 代理人: | 许兰 |
地址: | 215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设计 材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层、第二层、以及夹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的浸渗复合体;
其中,所述浸渗复合体包括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和浸渗固化粘结剂,纤维肌理网络夹芯通过浸渗固化粘结剂贴覆于所述第一层上;
所述第二层为透明或半透明层;
其中,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纤维相连形成网络,相连或相交叉的纤维之间形成网孔,所述浸渗固化粘结剂渗入到所述网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卷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第二自流平层上的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包括有机耐磨涂层、无机耐磨涂层、或者有机无机复合耐磨涂层;所述耐磨涂层的厚度为1-10mm;所述耐磨涂层为透明、或半透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浸渗固化粘结剂在网孔处向网孔内陷,在浸渗复合体表面形成凸凹不平的肌理,所述第二层和/或第一层与浸渗复合体接触的面上,第二层和/或第一层材料填充到凸凹不平的肌理因浸渗固化粘结剂内陷而形成的凹陷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流平层的厚度为0.1~20mm,所述第二自流平层的厚度为0.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自流平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渗固化粘结剂包括有机粘结剂、无机粘结剂,或者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渗固化粘结剂形成的涂层表面低于、或等于、或高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纤维或网孔是二维方向排布,或者三维方向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为三维互贯网络结构,所述三维互贯网络结构包括纤维、以及所述纤维之间的空隙形成的立体交叉的网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弹性可设计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的直径为50nm-5000μm,优选为500nm-1000μm,更优选为1μm-100μm,更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5μm-50μm,更优选为5μm-40μm。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可设计的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承接材料的表面铺设第一自流平材料,固化第一自流平材料,形成第一自流平层;
在固化的第一自流平层表面涂覆浸渗固化粘结剂;
将纤维肌理网络夹芯贴覆在浸渗固化粘结剂的表面,所述纤维肌理网络夹芯内含有纤维,纤维相连形成网络,相连或交叉的纤维之间形成网孔,所述浸渗固化粘结剂浸润纤维,并渗入到所述网孔内,形成含有浸渗固化粘结剂和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浸渗复合体;
固化浸渗有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浸渗固化粘结剂,形成含有第一自流平层、浸渗复合体的复合结构层;
在所述复合结构层的表面,铺设透明或半透明的第二自流平材料,所述第二自流平材料浸润纤维肌理网络夹芯的纤维,并渗入到所述网孔内;固化第二自流平材料,形成第二自流平层;
固化或干燥后,将承接材料去除,得到所述材料。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弹性可设计的材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化第二自流平之后,在所述第二自流平层的表面,涂覆透明或半透明的耐磨涂层,固化耐磨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红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红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027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